hsa_circ_0088036/miR-140-3p/SIRT1轴促进RA滑膜成纤维细胞增殖迁移的机制研究

来源 :南方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yuichi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以对称性关节炎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慢性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关节的炎症活动最终会导致患者出现关节功能障碍,致畸致残。RA的主要病理特征是:关节滑膜增生,血管新生和血管翳形成,继而侵蚀关节,最终结局是关节破坏和畸形。尽管RA的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清楚,但可以明确的是,在RA发生发展过程中,滑膜成纤维细胞(fibroblast 1ike synoviocyte,FLS)异常增生、迁移和侵袭是RA疾病进展的重要病理改变。环状RNA(circular RNAs,circRNA)是新型的非编码RNA,具有稳定、高表达和时空特异性。与miRNA的海绵作用、蛋白翻译和调节RNA结合蛋白是circRNA的主要生物学功能。环状RNA的生物学功能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研究报道较少。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RA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的hsa_circ_0088036表达升高,但hsa_circ_0088036在RA滑膜成纤维细胞的表达及功能尚未知。我们用生物信息学技术预测到hsa_circ_0088036有可能海绵吸附miR-140-3p,miR-140-3p的下游靶基因是SIRT1,而SIRT1对细胞增殖迁移有调控功能。为了确定hsa_circ_0088036/miR-140-3p/SIRT1轴在RA发病中的作用和机制,我们分三部分进行研究:(1)hsa_circ_0088036、miR-140-3p和SIRT1在滑膜成纤维细胞中的表达;(2)体外实验探讨hsa_circ_0088036、miR-140-3p对RA滑膜成纤维细胞增殖、迁移功能的调节作用;(3)hsa_circ_0088036/miR-140-3p/SIRT1调控滑膜成纤维细胞增殖、迁移的分子机制。第一章 hsa_circ_0088036、miR-140-3p 和 SIRT1 在 RA 滑膜成纤维细胞中的表达目的:分离、纯化原代滑膜成纤维细胞,检测hsa_circ_0088036、miR-140-3p和SIRT1在滑膜成纤维细胞中的表达水平。方法:1.取RA和OA患者的滑膜组织,先行机械分离,在细胞培养瓶中让细胞贴壁生长、传代,滑膜成纤维细胞可得到纯化;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用免疫荧光染色和流式细胞术鉴定细胞。2.用RT-PCR方法检测RA和OA滑膜成纤维细胞中的hsa_circ_0088036、miR-140-3p和SIRT1的表达水平。结果:1.原代滑膜成纤维细胞呈梭形,核椭圆形。免疫荧光染色显示第4代的滑膜细胞98%以上vimentin染色阳性,流式细胞术显示93%的滑膜细胞vimentin染色阳性。2.与OA组相比,hsa_circ_0088036和SIRT1在RA组滑膜成纤维细胞中的表达水平升高,而miR-140-3p的表达在两组间无明显差异。结论:1.分离、纯化获得高纯度的人原代滑膜成纤维细胞。2.与OA相比,hsa_circ_0088036和SIRT1在RA滑膜成纤维细胞中表达异常升高,而miR-140-3p的表达无明显差异。第二章 hsa_circ_0088036、miR-140-3p对RA滑膜成纤维细胞增殖、迁移功能的调节作用目的:通过体外实验明确hsa_circ_0088036、miR-140-3p对RA滑膜成纤维细胞增殖、迁移的调节作用。方法:1.根据hsa_circ_0088036序列信息,进行质粒构建与腺病毒包装,分组为NC组和hsa_circ_0088036组,用包含hsa_circ_0088036质粒的腺病毒转染RA滑膜成纤维细胞,RT-PCR检测过表达效率。2.根据hsa_circ_0088036序列信息,设计3条siRNA靶点,用3条siRNA转染RA滑膜成纤维细胞,RT-PCR检测干扰效率,并挑选出干扰效率最高的siRNA。3.构建miR-140-3p的mimic和inhibitor,分别转染RA滑膜成纤维细胞,RT-PCR检测过表达和干扰效率。4.功能实验:过表达/干扰hsa_circ_0088036或者miR-140-3p,用EdU方法检测滑膜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功能,用transwell方法检测滑膜成纤维细胞的迁移功能。结果:1.用腺病毒感染的方法可有效过表达hsa circ_0088036,用siRNA转染可有效干扰 hsa_circ_0088036 的表达。2.在RA滑膜成纤维细胞中,过表达hsa_circ_0088036,可促进细胞的增殖、迁移,干扰hsa_circ_0088036,可抑制细胞的增殖、迁移。3.mimic转染可有效过表达miR-140-3p,imhibitor转染可有效干扰miRNA-140-3p 的表达。4.在RA滑膜成纤维细胞中,过表达miR-140-3p,可抑制细胞的增殖、迁移,干扰miRNA-140-3p,可促进细胞的增殖、迁移。结论:hsa_circ_0088036能促进RA滑膜成纤维细胞增殖、迁移,miR-140-3p能抑制RA滑膜成纤维细胞的增殖、迁移。第三章 hsa_circ_0088036通过吸附miR-140-3p影响SIRT1表达调控RA滑膜成纤维细胞增殖、迁移的机制研究目的:探索hsa_circ_0088036、miR-140-3p和SIRT1的相互作用机制。方法:1.生物信息学分析预测最有可能与hsa_circ_0088036存在结合位点的miRNA,过表达hsa_circ_0088036,筛出下调表达最明显的miRNA,并通过生物信息学预测miRNA的下游靶基因。2.在RA滑膜成纤维细胞中过表达/干扰hsa_circ_0088036,用RT-PCR检测miR-140-3p的表达变化,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SIRT1的表达变化。3.根据hsa_circ_0088036和miR-140-3p的结合位点信息,构建突变序列质粒,通过荧光素酶实验验证二者的靶向结合关系。根据miR-140-3p和SIRT1的结合位点信息,构建突变序列质粒,通过荧光素酶实验验证二者的靶向结合关系。4.挽救实验:在RA滑膜成纤维细胞中同时过表达hsa_circ_0088036和miR-140-3p,检测细胞的增殖与迁移功能的回复。结果:1.在 RA 滑膜成纤维细胞中过表达 hsa_circ_0088036,miR-140-3p,miR-873-5p,miR-611 andmiR-612的表达均降低,其中miR-140-3p降低最明显。2.过表达 hsa_circ_0088036 可引起 miR-140-3p 的 mRNA 水平下降,SIRT1 的mRNA和蛋白水平均升高;干扰hsa_circ_0088036可引起miR-140-3p的mRNA水平升高,SIRT1的mRNA和蛋白水平均降低。3.荧光素酶实验证实hsa_circ_0088036与miR-140-3p有相互作用,miR-140-3p与SIRT1有相互作用。4.挽救实验证实,同时过表达hsa_circ_0088036和miR-140-3p可逆转hsa_circ_0088036对滑膜成纤维细胞的增殖与迁移功能的促进作用。结论:1.hsa_circ_0088036与多种miRNA存在结合位点,过表达hsa_circ_0088036可导致miR-140-3p表达下调最明显,SIRT1的mRNA和蛋白水平均上调。2.hsa_circ_0088036 与 miR-140-3p 相互作用,miR-140-3p 与 SIRT1 相互作用,hsa_circ_0088036通过吸附miR-140-3p影响SIRT1表达调控RA滑膜成纤维细胞增殖、迁移。
其他文献
研究背景肝细胞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与肝炎病毒感染、酒精性肝硬化等因素相关。目前,外科手术仍然是肝癌的首选治疗方法。自1950年代中期以来,基于解剖学描述的常规肝切除术已被肝胆外科医师广泛接受,但是在临床实践中,存在大量患者因为各种原因而无法耐受大范围的解剖性肝切除术。因此,非规则肝切除术便应运而生。尽管解剖性肝切除术和非规则肝切除术在其应用范围和优劣势方面仍存在争议,但对于具有严重肝硬化、剩
基因编辑系统通常依赖于诱导DNA双链断裂(DSBs),然而由DSBs引起的脱靶位点的突变可能会产生有害的影响,从而限制其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最近CRISPR/Cas9系统被重新编辑并应用于基因的激活,它可以在天然染色体环境内对特定靶点进行基因激活而不产生DSBs,是一种很有潜力的治疗策略。目前,基于SpCas9已经开发多种基因激活系统,但是由于其原间隔子相邻基序(PAM)的限制、较高的脱靶效应、大
研究背景食管癌在我国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位居恶性肿瘤第三和第四位,化疗是其主要治疗手段之一,但整体疗效欠佳,5年生存率约10%-25%。多西他赛(Docetaxel,DTX)是复发或转移性食管癌的常用化疗药物之一,因水溶性差、毒副作用大、易产生耐药的缺点导致临床剂量使用受限。提高化疗疗效并减少毒副作用为肿瘤化疗的一大挑战。临床常应用一些中草药成分辅助提高化疗疗效并减轻化疗毒副反应。中药成分姜黄素(
造血过程是一个复杂而且贯穿生命始终的过程,与生物体的衰老、疾病和肿瘤发生等都息息相关。由于成熟血细胞的寿命很短,因此我们终生需要造血干祖细胞来补充多谱系祖细胞和各个造血谱系的成熟细胞。造血干细胞的自我更新能力,为临床上治疗血液相关疾病提供了极大的方便,给患者带来了福音。同时,造血干祖细胞能够分化成淋巴细胞祖细胞,粒系祖细胞,髓系祖细胞,巨核红系祖细胞。这些祖细胞最后分化成成熟的血细胞,形成整个生命
研究背景和目的:甲基化是肿瘤发生的重要因素,而放疗可改变机体细胞的DNA甲基化状态。全基因组甲基化高通量测序可提供精确而全面基因甲基化信息。本实验对宫颈癌患者放射治疗(放疗)前后的DNA甲基化进行测序分析,同时结合放疗的临床效果,筛选出与宫颈癌放疗显著相关的基因LIM-homebox家族关键基因LHX2、LHX5和LHX9基因与癌症的发生和发展存在的关系,并且宫颈癌中研究较少。本研究旨在探讨放疗前
前言骨发育和骨修复依赖于间充质干细胞向成骨祖细胞-成骨前体细胞-骨细胞的谱系分化。这个分化过程中涉及到许多重要调节分子,例如组织特异性的转录因子Runx2,Osterix;细胞因子BMP,Wnt,FGF;骨基质蛋白合成因子Col Ⅰ,OCN,BSP。除了上述分子,近年来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在骨生物学领域中有关成骨的研究受到越来越多研究人员的关注,
背景与目的:在法医学实践中,主要基于PCR产物大小或序列进行DNA分析,各类陈旧、降解等疑难生物检材的分析检测难度大,使用短串联重复序列(Short Tandem Repeat,STR)进行的常规法医分析通常会导致DNA分型失败,为案件侦破带来困难和挑战。Mini STR是降解检材检测的常用补充遗传标记,但同一反应体系中所能容纳mini STR基因座数量是有限的,导致体系所有基因座累积鉴别效能较低
背景:缺血性脑卒中后神经炎症主导脑损伤的病理过程,同时也是影响卒中预后的主要因素。长非编码RNA(lncRNA)在各种疾病中均发挥着调控作用,但在缺血性脑卒中后的炎症调节及其的潜在机制仍不清楚。鉴定缺血性脑卒中后参与调控神经炎症的lncRNA可发掘潜在的治疗靶点。方法:生信实验中,我们从GEO下载C57BL/6N雄性小鼠大脑中动脉梗塞(MCAO)模型不同时段的全基因组测序原始数据(GSE11234
X线胸片摄影术是临床中诊断肺部结节和其他肺部病变最普遍的影像学手段。然而,胸片中重叠的解剖结构(如肋骨和锁骨等)对肺部软组织成分的遮挡会增加放射医师的阅片难度,同时也会影响计算机辅助检测及诊断系统(Computer aided detection and diagnosis:CAD)分析的准确性。准确检测胸片中的骨骼边缘并对骨骼成分进行抑制有利于放射医师和CAD系统准确诊断胸片图像,具有重要的临床
一、研究背景肺癌是癌症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其中非小细胞肺癌(NSCLC)是最常见的形式,5年生存率不到20%。尽管目前在包括手术、放疗、化疗和靶向治疗等治疗方法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由于大多数患者在诊断时已经达到晚期或广泛转移,预后仍然很差。其中,药物选择的局限性制约了肺癌的治疗。近年来,肺癌治疗的研究得到了更深一步的探索,其中纳米药物研究和免疫治疗研究受到了研究者们广泛的关注。部分研究结果的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