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菜籽预榨浸出粕(国内主流菜籽加工工艺的副产物)是具有巨大开发潜力的植物蛋白资源。为实现菜籽蛋白及其伴生天然产物的高值利用,开展了以下研究:1、对利用复合多糖水解酶(以下简称PHC)处理菜籽预榨-浸出粕,以强化菜籽蛋白提取的技术可行性和有效性进行了评价。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固-液相平衡和萃取动力学研究,证实了利用PHC破解多糖-蛋白质化学联系,进而提升预榨-浸出粕中蛋白质溶解性和可提取性的设想。通过对预处理条件的考察,确定适宜的PHC处理条件为:酶用量2.5%,固液比1:20,在pH4.8和50℃下对预榨-浸出粕处理48h。采用碱溶酸沉工艺提取菜籽蛋白,预处理后的预榨-浸出粕蛋白得率达47.66%,比未处理粕提高52.8%;蛋白质含量90.89%并达到分离蛋白纯度指标。2、为使菜籽蛋白制品的得率和纯度最大化,优化了以PHC预处理粕制备菜籽酸沉蛋白的工艺参数。通过固液相平衡实验测定了菜籽蛋白的溶解特性。结果表明,在溶液pH值12.8以上且NaCl浓度低于0.1%的范围内,菜籽蛋白溶解度最大(可达7.1mg/mL)。而在pH3.5-4.3且NaCl浓度低于0.5%的范围内,菜籽蛋白溶解度最小(0.33mg/mL以下)。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酸沉蛋白制备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得出最佳工艺条件为:碱提pH13,碱提次数4次,固液比1:20以及酸沉pH4.0。在该条件下所得酸沉蛋白得率和纯度分别达到52.41%和85.28%。3、为了评价PHC预处理对菜籽酸沉蛋白营养价值的影响,对酸沉蛋白的氨基酸组成和化学组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菜籽酸沉蛋白制备工艺中,PHC预处理对酸沉蛋白营养价值无显著不利影响。采用PHC预处理结合碱溶酸沉工艺对硫甙、植酸以及单宁等抗营养因子的脱除率分别达到99.9%,96%和71%以上。在PHC预处理中,采用0.25%-0.5%的加酶量可获得纯度大于83%的菜籽酸沉蛋白制品,经脱盐处理可满足分离蛋白纯度指标(>90%),而且在成本上与大豆分离蛋白基本相当。以上结果表明,结合PHC预处理的菜籽分离蛋白制备技术在实现菜籽预榨-浸出粕高值利用方面具有重大潜力。4、为实现菜籽粕的高值综合开发利用和提高蛋白的品质,发展了一种从菜籽预榨浸出粕中两步提取植酸的工艺。考察了包括酸洗pH、酸洗时间、碱提pH和碱提EDTA浓度等参数对植酸提取的影响。将经过PHC水解的菜籽粕在pH5.0和50℃下酸洗3h获得酸洗液,然后用EDTA浓度0.1mol/L的碱性溶液在pH12.0和50℃下碱提酸沉获得乳清液,经以上两步可将经PHC处理的菜籽粕中的植酸基本提取完全。将提取液中的粗植酸经氢氧化钙沉淀并酸化,再经离子交换可获得纯度为69.96%、得率为58.0%的植酸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