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研究慢性硬膜下血肿(Chronic subdural haematoma,CSDH)手术治疗的临床有效性,分析总结CSDH的流行病学特征、影响其手术疗效及其复发的因素,以期为CSDH的治疗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方法:搜集2015年8月至2020年8月期间泰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相关入组标准,最后共321例患者入选,对患者的年龄、性别、是否有外伤史、是否使用抗凝药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慢性硬膜下血肿(Chronic subdural haematoma,CSDH)手术治疗的临床有效性,分析总结CSDH的流行病学特征、影响其手术疗效及其复发的因素,以期为CSDH的治疗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方法:搜集2015年8月至2020年8月期间泰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相关入组标准,最后共321例患者入选,对患者的年龄、性别、是否有外伤史、是否使用抗凝药物、主要症状、是否伴有合并症(高血压、糖尿病)、术前GCS评分(GCS,Glasgow Coma Scale)、术前ADL(Activity of Daily Living)评分、术前血肿量、血肿混杂密度、血肿是否有分隔、麻醉方式、手术方式、术后引流管头朝向、术后症状缓解情况、术后GCS评分及ADL评分、术后并发症、出院前血肿较少率、术后复发与否等进行统计学分析,总结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流行病学特征,分析影响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治疗效果的因素,分析影响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影响术后复发的因素;分别行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纳入的321例患者中,男性263例(81.9%),女性58例(18.1%),男女比例约4.5:1;年龄14~94岁,平均(68.0±12.4)岁,其中年龄≥65岁210例(65.4%),年龄<65岁111例(34.6%)。有明确外伤史的患者168例(52.3%),无明确外伤史的患者153例(47.7%),口服抗凝或抗血小板药物者11例(3.4%)。单双侧比值为258:63,双侧所占比例19.6%。主要临床症状表现:头痛180例(56.1%),肢体乏力146例(45.5),头昏/头晕135例(42.1%)。手术总有效率81.9%,死亡率0.9%。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与疗效差者比较,总有效患者中平均年龄相对更小[分别为(71.9±10.6)岁,(67.2±12.7)岁],合并高血压者更少(分别为49.1%,24.0%),术前GCS评分<15分者更少(分别为27.6%,14.8%),术前ADL评分0-60者更少(分别为47.3%,27.4%),术前ADL评分61~99者相对更多(分别为21.8%,38.0%),手术方式中采用硬通道钻孔引流术者比例更低(分别为12.1%,1.1%),标准开颅术患者比例更低(分别为5.2%,0.4%),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患者合并高血压(OR=0.382,95%CI:0.201~0.726,P=0.003)、术前ADL评分(OR=0.327,95%CI:0.136~0.788,P=0.013)、以及手术方式(OR=9.303,95%CI:2.086~41.485,P=0.003)是影响慢性硬膜下血肿疗效的独立因素。术前血肿分隔腔(OR=0.232,95%CI:0.063~0.853,P=0.028)、手术方式(OR=0.084,95%CI:0.020~0.344,P=0.001)是影响慢性硬膜下血肿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引流管朝向(OR=10.582,95%CI:3.128~35.796,P<0.001)和术前ADL评分(OR=2.023,95%CI:1.080~3.788,P=0.028)是影响术后颅内大量积气的独立因素。血肿存在分隔腔是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内镜辅助下钻孔引流术可能降低患者的复发率,硬通道钻孔引流术可能更易复发,疗效欠佳,标准开颅血肿清除术主要用于钻孔引流术后复发或血肿严重机化者。结论:CSDH多发生于老年人,随着人口的老龄化,CSDH发病率正呈逐年上升趋势。钻孔冲洗引流术是治疗CSDH相对可靠且是临床上最常用的手术方法。合并高血压病史、术前较低的ADL评分和合理的手术选择是影响CSDH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术后颅内积气影响脑组织复张,术后引流管头朝向额部能充分改善颅内积气。
其他文献
重症肺炎是儿童常见的呼吸系统危重症,气道黏液栓常伴发于重症肺炎病例,成为重症肺炎难治及预后差的重要因素之一[1]。支气管镜技术(Fiber bronchoscopy FB)作为呼吸系统疾病重要诊疗手段之一,在解除气道黏液栓造成的气道堵塞方面,效果显著[2]。但目前临床上何种情况以及何时选用支气管镜干预,尚无明确共识,故本研究希望寻找一些早期预警信号,作为气道黏液栓形成的可靠的生物标记物。研究目的:
一、目的子痫前期(Pre-eclampsia,PE),是指妊娠妇女20周以后,出现血压升高和蛋白尿,以及头痛、眼花、恶心、呕吐、上腹不适等症状,其并发症可导致肺水肿、胎盘早剥、胎儿生长受限、死胎及死产等。近年来,子痫前期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糖基化是蛋白质翻译后修饰的一种重要方式,蛋白质的糖基化参与调节多种生理和病理过程。糖基化异常则会导致人绒毛膜滋养细胞疾病、肿瘤、不孕和免疫功能障碍等问题。翅荚百脉
目的通过经直肠超声(transrectalultrasound,TRUS)弹性成像研究男性实时动态排尿过程中尿道周围组织弹性变化规律,为男性排尿过程的解剖机制研究及排尿障碍的临床诊断、治疗提供依据。资料和方法:1.一般资料:选取2018年10月至2019年12月期间在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超声科行经直肠超声弹性成像检查者67例,其中前列腺正常组30例,年龄17-62岁,平均年龄为(33.27±1
背景: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的主要并发症之一,不仅使患者最终走向终末期肾病,而且会伴随着死亡率和心血管疾病风险的增加。但现有指标对DN的早期诊断尚不明确。故而发现DN早期的相关生物标志物对有效防治DN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旨在应用代谢组学方法分析氨基酸、酰基肉碱及脂质的代谢产物,在此基础之上对有助于分析DN疾病进展且可以对DN早期进行预测的生物标志物展开
康马地区处于特提斯喜马拉雅构造域东段,是青藏高原具特色和重要的金(锑)成矿带。布主金(锑)矿处于EW向断裂与SN向断裂交汇部位的康马地区,成矿地质条件良好。为解决布主地区的找矿问题,本文以藏南康马县布主金(锑)矿1:1万土壤地球化学测量为研究对象,运用元素的变化系数、元素富集离散特征对研究区土壤地球化学测量的8种微量元素进行统计分析,论述了8种微量元素的成矿潜力,得出Au、Ag、As、Sb、Pb这
听评课是教师教学成长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传统的听评课缺乏课前准备、目标性和系统性,习惯于对课堂做主观判断,对所得信息材料和教学过程缺乏深入细致、客观和针对性的分析。作为一名专业的英语教师,需要实现从听、评课向专业的课堂观察转变,不断提升课堂观察能力,通过对课堂的运行状况进行记录、分析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改善学生课堂学习状态、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从而提升教学质量。
目的:探讨血浆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acrophage migration inhibitory factor,MIF)在成人心脏手术相关急性肾损伤(Cardiac surgery-associated acute kidney injury,CSA-AKI)中的早期预测价值。方法:前瞻性临床观察性研究,2020年2月-8月于我院接受心脏手术,并符合入选标准且数据可分析的患者125例,根据是否符
IgA肾病(IgA Nephropathy,IgAN)是全球仅次于局灶节段硬化性肾小球肾炎(Focal segmental glomerulosclerosis,FSGS)最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尽管大多数IgAN患者预后良好,但仍有30%左右患者会进入ESRD,超过50%的IgAN患者在肾移植治疗后2年内复发。肾活检病理是诊断IgAN及评估疾病严重性、活动性和预后的金标准,蛋白尿等尿液分析也是
目的:回顾性地总结本中心泌尿外科开展经皮肾镜取石术(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PCNL)2015.09至2020.09以来所有记录相对完善的病例临床资料,评估该术式对于需要长期服用抗血小板药物患者的安全性。方法:统计的临床信息包括年龄Y,性别G,BMI,既往病史,相关药物服用史,手术信息(结石最大横截面积S、导管类型、是否使用造瘘管、手术时间T、术后住院天数等),检
背景:胆总管结石(common bile duct stones,CBDS)是胆道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占胆石症10%15%,部分患者会伴随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包括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急性重症胰腺炎等,严重时可危及生命。故早期取石干预具有重要意义。国内外指南推荐将逆行胰胆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 e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下的内镜下乳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