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确定并实现长期目标?自我反思的促进作用

来源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yong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若个体不能确定有意义的长期目标并取得相应进展,就会对个体幸福感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然而,许多人很难找到有意义的长期目标,尤其是未来工作自我。即使是那些成功找到自己远大目标的人,也常常无法实现这些目标。在这篇论文中,我们使用思维模式-行动阶段理论作为总体理论,提出了一个描述长期目标追求三个不同阶段的框架,并探究了自我反思在每个阶段的重要作用。思维模式-行动阶段理论指出,追求目标的过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决策前、行动前、行动、行动后。决策前阶段体现在个体对目标的评估,这一阶段通常以确定并投入目标而告终。行动前阶段的特点是制定计划。行动阶段则是围绕实现所创建的计划行动。最后,行动后阶段的特点是调整目标。这篇论文中,我们致力于帮助个体朝着他们所选择的目标取得进展,而不是让他们放弃或重新调整目标。因此,我们只考虑前三个阶段。基于自我调节和目标达成模型,同时结合解释水平理论和执行意图理论,我们提出自我反思作为追求目标中每一个阶段的促进因素。我们通过三项独立研究(研究1(A,B)、研究2(A,B)和研究3)对假设的框架进行了验证,每项研究都侧重于目标追求的一个阶段。研究1探讨了改进导向的自我反思在追求目标的决策前阶段的作用。该阶段与确定自己的长期目标有关,例如确定清晰的未来工作自我。未来工作自我清晰度一直被认为是预测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因素,但对如何建立清晰的未来工作自我知之甚少。基于自我调节和目标达成模型,我们假设改进导向的自我反思会促使个体的未来工作自我变得清晰,从而预测职业生涯规划。此外,我们还假设自我距离增强这一间接效应。通过一项实地相关性研究(N=309)和一项实验研究(N=225),我们发现,改进导向的自我反思,结合自我距离,通过提升未来工作自我清晰度,促进了职业生涯规划。研究2探讨了改进导向的自我反思在追求目标的行动前阶段的作用。关于目标追求的文献表明,为了顺利实现目标的进展,长期目标应该拆分成多个短期目标;然而,我们对具备什么特点的长期目标会触发短期目标规划知之甚少。基于解释水平理论,我们假设一个清晰的长期目标(例如,清晰的未来工作自我)会预测短期目标规划,从而促进对未来工作自我的感知进展。此外,我们还提出,改进导向的自我反思会调节间接效应。通过一项相关性研究(N=208)和一项实验研究(N=110),我们发现未来工作自我清晰度结合改进导向的自我反思,通过短期目标规划会促进对未来工作自我的感知进展。研究3探讨了改进导向的自我反思在追求目标的行动阶段的作用。先前研究人员发现,短期目标规划会促进目标进展。然而,关于短期目标规划如何影响长期目标进展的潜在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旨在解决这个问题。基于执行意图理论,我们假设由短期目标规划触发的有意识的对长期目标的专注会中介短期目标规划和长期目标进展之间的关系。此外,我们还提出,改进导向的自我反思调节这一间接效应。我们通过一项相关性研究(N=334)验证了我们的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对长期目标的专注解释了短期目标规划与长期目标进展之间的关系。此外,结果还表明,经常进行改进导向的自我反思的个体从短期目标规划中获益更多,因为自我反思使他们能够将短期目标规划转化为对长期目标的专注。我们的研究以思维模式-行动阶段理论作为总体理论,回答了几个重要的研究问题,这些问题涉及如何找到长期目标,如何朝着它前进,以及为什么短期目标规划对长期目标进展很重要。具体来说我们研究为未来工作自我文献增加了一种新的自主的、经济高效的方式,以提高未来工作的自我清晰度。通过探讨自我反思如何影响未来工作自我清晰度和职业生涯规划,我们还扩展了关于自我反思在职业领域中的积极作用的相关研究。此外,通过引入自我距离作为调节因素,我们展示了自我调节和目标达成模型、解释水平理论这两个理论视角的结合如何帮助个体促使其未来工作自我更为清晰并激活其职业生涯规划行为。我们研究通过引入长期目标清晰度和改进导向的自我反思,回答了“为什么有些人有长期目标,但不制定短期目标规划来促进目标的进展”这一问题。我们研究还丰富了解释水平理论在未来工作自我文献中的理解。这篇论文从执行意图的视角扩展了对短期目标的理解,丰富了目标设定理论。具体而言,研究3为目标设定和执行意图的文献补充了一个新的意识机制,以解释短期目标规划如何影响长期目标进展。根据先前文献和我们的发现,短期目标规划似乎不会改变人们对目标的感受,但会改变人们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有意识和无意识的专注度。我们研究还通过提出改进导向的自我反思作为关键的个体调节因素发展了执行意图理论。最后,我们三项研究通过引入长期目标的背景和自我反思在目标追求的三个阶段中的因素扩展了思维模式-行动阶段理论。总而言之,我们的研究结果为个体和提供了促进个人长期目标确立和改善长期目标进展的见解和工具。这项研究提出,人们不应忽视那些简单但被低估的自我调节工具的作用,例如改进导向的自我反思和短期目标规划。我们在讨论部分描述了此研究对理论和实践的重要贡献。
其他文献
Higgs粒子发现后,人们迫切希望精确测量Higgs粒子的属性,并且提出了多个Higgs工厂的计划,包括由我国高能物理界提出的质心能量为240 GeV的环形正负电子对撞机(CEPC)方案。CEPC的物理目标要求精确测量强子喷注,其能量分辨率需达到~30%/(?),这对探测器的性能提出了极高的要求。CEPC探测器在基准设计方案中采用了粒子流算法(PFA)重建物理事例,从而实现对强子喷注能量的精确测量
在这篇论文的前半部分,我们构造三类带有特定算术性质的Ch(?)telet曲面。然后,我们用构造的Chatelet曲面来研究曲线上的Ch(?)telet曲面丛的带Brauer-Manin障碍的弱逼近性质和带Brauer-Manin障碍的Hasse原则性质。令L/K为一个给定的非平凡数域扩张。我们假设M.Stoll的一个猜想成立。我们构造一类定义在K上的光滑、射影、几何连通的三维代数簇。它们有K有理点
电化学催化技术是通过控制施加偏压高效地获取清洁能源和合成高附加值化学品的技术,具有能耗低、环境友好和工作条件温和等特点。电催化合成反应的核心是设计并制备出对特定反应具有高活性、高选择性和高稳定性的电催化剂材料。过渡金属基纳米材料因为具有特殊的电子结构和相对丰富的地球储量等优点,通过元素掺杂、空位设计、界面调控、形貌和尺寸调节后,可应用于多种催化反应。氨是植物生长必需的含氮养料,维系着人类社会的发展
在异相催化领域,二维材料得益于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高迁移率以及易于发生界面传输等特性而受到了广泛关注。二维材料主要被当作载体材料来负载活性位点,例如,负载在二维材料(二维石墨烯、碳氮材料以及石墨炔等)上的单原子催化剂(SACs)得益于具有较高的原子利用率、良好的催化活性以及作为研究反应机理的理想模型而被当作是理想的异相催化剂。此外,通过对二维材料进行化学修饰来使其具备独特的性能,这一策略能提升二维
氢经济描绘了一个洁净、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以氢气为能源媒介的经济结构体系:利用水电解池制备氢气,将太阳能、风能和潮汐能等可再生能源产生的电能储存到高能量密度的氢气中;然后利用氢燃料电池将氢气分子中的化学能高效有序地释放,不会产生污染物。然而,当前驱动水电解池和氢燃料电池电极反应的贵金属催化剂(Ru、Ir、Pt等)资源稀少,价格高昂,不能解决全球巨大的市场需求。相比之下,非贵金属储量丰富且价格低廉,成
中小企业已成为经济发展的中流砥柱,但是资金短缺成为制约众多中小企业正常运营和持续发展的难题。随着企业的不断探索与实践,近年来第三方物流企业(Third-Party Logistics,3PL)和平台越来越多的参与到供应链中成为供应链重要的参与者,为资金约束的企业提供融资服务。因此,在供应链中第三方物流融资和平台融资成为不可忽视的融资途径。对于不同融资困境下的中小企业,在面临多种融资方式时,如何进行
金属-有机框架(Metal-Organic Frameworks,MOFs)是一类由金属离子或金属簇(也被称为次级构筑单元)与有机配体通过配位作用形成的新型有机无机杂化多孔晶态材料。由于MOFs具有结构多样、可裁剪、可设计等特点,同时其比表面积高、孔隙率大,MOFs从被报道合成以来就被广泛关注,并在气体吸附与分离、药物化学、催化、化学传感等领域均表现出优良的应用前景。MOFs的开放性孔道有利于底物
目前星载多普勒测风激光雷达作为获取全球风场信息最为有效的探测设备之一,已经成为了国际上备受关注的热点领域。国内的相关科研单位也在积极开展有关研究,已经提出了开展直接探测和相干探测结合的复合体制星载测风项目,目标是获取0km~30km高度范围的全球三维风场信息。本论文基于该复合体制星载测风项目,针对其中的直接探测接收机和相干探测水平风场反演技术进行了研究。本论文首先对复合体制激光雷达系统中的直接探测
GW150914信号的成功探测宣示着人类进入引力波天文学时代。一般认为天文学起源的黑洞宏观不带电,所以在引力波数据分析研究中都不考虑电荷量的影响。但是根据广义相对论的无毛定理,黑洞性质由且仅由其质量、自旋和电荷量这三个参数决定。而两个黑洞并合过程中辐射的引力波信号就包含了黑洞的这三个参数的信息,所以研究黑洞电荷量对引力波信号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引力波信号包括旋近、并合和铃宕三个阶段,其中并合阶段只
铁基合金成本低廉,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加工性能及较好的抗氧化性和耐腐蚀性,是生产生活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类结构材料。然而,当其在海洋、盐雾等苛刻环境中服役,将面临严重的氯离子腐蚀问题,限制了其应用范围。金属材料的耐腐蚀性高度依赖于其表面氧化膜的物理化学特性,这层氧化膜是离子传输、金属溶解和材料退化的保护性屏障。从电子/原子尺度研究氧化膜形成和钝性失效机制,以及合金化作用对其的影响,有助于深入理解铁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