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二氢嘧啶类乙肝病毒抑制剂的设计、合成及活性评价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rq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B,CHB)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B virus,HBV)持续感染而引起的一种具有传染性的肝脏慢性疾病,全球有近4亿人的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测试呈阳性,是严重影响人类生命健康的公共卫生难题。HBV感染性较强,主要通过无保护性行为、母婴、血液及破损的皮肤等途径传播,若无有效治疗则患者病情会进一步恶化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等恶性疾病。目前,已上市药物虽然能控制患者病情的进一步恶化,但现有药物仍无法治愈乙肝。因此,研发新型抗HBV药物具有重要意义。乙肝病毒的生命周期包括吸附、侵入、基因修补、转录、翻译、核衣壳装配、DNA复制、包膜形成和释放等步骤。其中核衣壳不仅作为HBV基因组的生成场所,更参与了分泌、包膜及成熟等重要生命周期。因此,以HBV核衣壳为新靶点进行药物设计具备合理性及可行性。目前多个HBV核衣壳的晶体-小分子配体已被解析出来,更有利于针对靶点的药物设计及研发。而杂芳基二氢嘧啶(Hetero-aryldihydro-pyrimidines,HAPs)类HBV核衣壳蛋白装配调节剂无论是在活性、靶点及成药性方面的研究均较为透彻。其中GLS4活性较好,在HepG2.2.15细胞系中EC50为12nM,正由东阳光公司进行Ⅱ期临床研究。但是,GLS4的水溶性较差,其吗啉环在体内代谢不稳定(cLogP=4.7,t1/2=1.78 h),限制了其临床应用。因此,需对GLS4进行结构优化以改善其性质。为研发新一代HBV核衣壳蛋白抑制剂,本论文第二章采用共价策略,针对HBV核衣壳蛋白中蛋白-溶剂界面处的丝氨酸残基,设计并合成了一系列共9个以硼酸为共价弹头的化合物并进行了生物活性评价,旨在提高HAPs活性的同时增加水溶性。所得终产物中P-8及P-9在HepG2.2.15细胞系中抑制HBV DNA的活性较好,EC50分别为0.4及0.38 μM;但具有一定细胞毒性,CC50分别为32.5和29.2μM,选择性系数SI分别为81.37及77.63。分子模拟显示P-8的硼酸基团与核衣壳蛋白Ser141的羟基形成共价作用,这可能是保持抗病毒活性的原因,也初步验证了设计思路。本论文第三章针对GLS4代谢稳定性差的问题,以二氢嘧啶类HBV核衣壳蛋白抑制剂构效关系为基础,采用基于晶体结构的分子杂合策略设计并合成了一系列酰胺类化合物并对其进行了生物活性评价,旨在提高HAPs活性的同时避免吗啉环的代谢不稳定性。活性结果表明,在10 μM下Y-7及Y-9对HBsAg(99.1%;94.6%)及HBeAg(83.6%;82.1%)的分泌均具有很好的抑制活性,均大大超过先导化合物GLS4和上市药物拉米夫定(Lamivudine,3TC)。而苯环上取代基对活性影响很大,其中硝基取代的化合物(10μM下抑制率均大于40%)对HBV DNA的增殖抑制具有较好作用,其中Y-11活性较好EC50=1.24 μM,但活性与先导GLS4(EC50=0.02 μM)还有一定差距。综上,本论文基于二氢嘧啶类HBV核衣壳蛋白抑制剂的构效关系,设计合成了两类结构新颖的小分子化合物,并对其进行了体外生物活性评价及分子模拟对接实验。其中我们首次将硼酸结构引入HAPs并用于核衣壳蛋白抑制剂的设计中,旨在研发创新性的共价结合型HBV核衣壳蛋白抑制剂,并取得了较好的活性结果(P-8:EC50=0.4 μM;CC50=32.5 μM),发现了具有进一步研究价值的小分子抑制剂。同时,基于核衣壳的蛋白-溶剂界面修饰发现的二氢嘧啶-酰胺类化合物则进一步丰富了 HAPs类核衣壳蛋白抑制剂的构效关系,为该类抑制剂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
其他文献
光热敏折变(Photo-thermal-refractive,PTR)玻璃因具有在紫外辐射及热处理条件下可实现折射率的调制而被用于体光栅。目前,市场上基于PTR玻璃制作光栅元件的主要问题是材料热处理后的折射率调制度普遍较低,较低的折射率调制度和衍射效率严重限制了PTR玻璃的应用前景。Ag0团簇诱导析出的NaF晶体直接影响其折射率调制度及衍射效率,而Ag0团簇的尺寸、数量主要由玻璃基质特性、紫外曝光
从上海最繁华的一条马路,走来了一支天下闻名的连队,这支天下闻名的连队又成就了闻名全国的一部话剧。那条路就是上海南京路;那个天下闻名的连队就是南京路上好八连;那部全国
当今社会由于化石能源过度开采,环境污染严重,开发热电技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已经成为研究热点之一。Zintl相化合物复杂的晶体结构与电子结构使其具有良好的热电性能,在热电
目的:观察化瘀祛痰颗粒对急性冠脉综合征(痰浊血瘀证)并行PCI术患者的血小板功能(ADP、AA诱导得血小板聚集率)及临床疗效的影响。材料与方法:本研究:前瞻性、随机、开放标签
[目 的]通过比较右美托咪定与咪达唑仑对脓毒症ARDS患者关键促炎因子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及其受体可溶性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sRAGE)表达的影响,探讨右美托咪定对脓毒
研究背景巨大儿是指出生时体质量≥4.0千克的新生儿。巨大儿的发生严重影响母亲和新生儿的近期和远期的健康状况。我国的巨大儿发生率,在1994-2005年间由6.0%增至7.8%,呈上升
【目的】探讨乙酰辅酶A合成酶2(acetyl-CoA synthetase 2,ACSS2)表达改变对食管鳞癌细顺铂(cisplatin,DDP)敏感性的影响和相关机制。【方法】(1)通过免疫组化和蛋白质印迹法
目的酸性鞘磷脂酶(acid sphingomyelinase,ASMase)是鞘磷脂/神经酰胺(ceramide,Cer)信号通路的关键酶,在细胞产生Cer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的作用;Cer主要以生物活性鞘脂的
随着无人机在军事、民用两方面的广泛应用,实现无人机的自主导航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在室内、缺失GPS信号的室外且没有先验信息的环境下,即未知环境下,解决无人机的自主导航
在民用领域,辐射源定位技术在保障无线电安全、防治电磁辐射污染等方面得到大量研究与应用;在军事领域,战争中敌我双方用频装备的位置信息具有极大的战略价值。因此研究辐射源定位技术具有重大的意义和应用价值。基于接收信号强度(Received Signal Strength,RSS)的定位技术因其硬件成本较低、实现难度较小而得到深入研究,但随着城市建筑物等增多,RSS受环境影响较大,给定位技术带来巨大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