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鹿原》的语言风格

来源 :淮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yuxuan06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陈忠实的《白鹿原》以其深厚的历史文化、浓郁的地域特征、多舛的人物命运和高超的艺术手法为我们展开了关于民族历史和民族生存的理性思考,呈现出宏阔的史诗特征,成为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国当代文学的“扛鼎之作”。《白鹿原》问世以来,不仅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喜爱和认可,同时也吸引了众多研究者的目光,纷纷开始投入到《白鹿原》的研究之中。至今在《白鹿原》的众多研究成果中,研究的重点多集中于主题思想、历史文化、人物形象等方面,对其语言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而在现有的关于《白鹿原》语言的研究中,研究角度则主要是叙述方式、方言词语、修辞手法几个方面。  本文以语言风格作为切入点,尝试对《白鹿原》呈现出的语言风格进行分析归纳。根据作品语言风格的构成要素,本人从语汇手段、语法手段、辞格手段、篇章结构四个方面入手,以作品中的语用实例作为论据,总结《白鹿原》语言运用的特征。笔者认为,《白鹿原》通过巧妙的语言组合形成了鲜明的节奏美感,大量方言语素的加入构成了明显的地域性特征,反映了特有的地域文化,多种语言风格手段的综合运用使语言具有深厚丰富的内在意蕴。另外,《白鹿原》语言风格的形成是多方面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笔者在此问题上也做了进一步的探讨。
其他文献
《音韵日月灯》是明代末年一本等韵化的韵书,吕维祺著,吕维祜诠。全书由《韵母》《同文铎》《韵钥》三个部分组成,这三个部分既相互独立又密切联系只有全面研究这三个部分才能得
本文选取白居易在江州时期的诗文作品作为研究对象。首先,对白居易贬谪江州事件的始末作了简略考证,并得出诗人由于直言国事,触及到当朝权贵之利益而冤屈被贬的结论。其次,梳理了
在中国当代文坛上,或许再也没有哪位作家像王安忆一样与上海这座城市如此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上海这座城市的发展变化、风俗人情在王安忆的作品中都得到了展现。而通过不同作品的叠加,王安忆也逐渐构建起了独属于自己的叙事空间——上海。本文以王安忆叙事中的“上海”空间建构为研究内容,以叙事空间“上海”为切入点,运用空间叙事、叙事学等相关理论,主要采用描写与解释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王安忆创作中的叙事空间“上海”进行全
学位
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作为德国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是西方现代哲学的开创者,亦是出色的散文家与诗人。从提倡非理性的作用、上帝死了、精神三变、超人诞生到日神阿波罗和
晚唐诗人张蠙,字象文,咸通十哲之一,也是九华四俊之一。历代诗话对其多有关注,《唐才子传》评其诗佳,各有意度,过人远矣。  本文对张蠙进行研究,正文分为三章:  第一章考察张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