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世界》接受过程中的“两极化”现象

来源 :湖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wq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路遥的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距今出版已有三十余年,在路遥所有的作品中,《平凡的世界》是引起争议最大、影响也是最深远的一部,总的来看,《平凡的世界》在接受过程中呈现出“两极化”接受现象。论文以时间为划分点,将这种“两极化”的接受现象按照八十年代、九十年代、新世纪三个时间段分别进行阐述,旨在回到这三个时间段的历史场景中,揭示《平凡的世界》在不同背景下形成不同接受情况的历史成因。20世纪八十年代末期《平凡的世界》问世。《平凡的世界》现实主义的创作理念,遭受来自先锋文学的正面冲击,并没有得到文学界的推崇,受到冷遇;另一方面,主流意识形态通过广播剧、电视剧以及文学评奖的方式,捍卫传统现实主义写作的价值,把《平凡的世界》推到比较高的位置。在文学界受到的冷遇和主流意识形态的热捧,构成《平凡的世界》在20世纪八十年代接受过程的“两极化”现象。20世纪九十年代以“人性”“审美”为主导的文学史叙述,“遗漏”了《平凡的世界》这部著作,使《平凡的世界》在文学史叙述中遭遇到了进一步的冷落。另一方面,市场经济的兴起和文学消费的兴盛使《平凡的世界》在大众读者群体中掀起一阵热潮。从而使《平凡的世界》的接受过程中形成了文学史叙述的“冷”与大众接受的“热”的“两极化”现象。新世纪以来《平凡的世界》在文学研究领域成为文学经典,在大众接受中,《平凡的世界》的影响也逐渐得到了强化。但是,貌似趋向“统一化”的接受现象的背后,显示了《平凡的世界》在纯文学和通俗文学之间难以逾越的鸿沟,两种文学理念的分离导致了《平凡的世界》接受过程中的“两极化”现象,依然明显。《平凡的世界》接受过程中的“两极化”现象,是中国近三十多年来文学观念分化的必然现象。文学界和主流意识形态所推崇的文学观念的分裂,纯文学和大众文学趣味的分离,是构成《平凡的世界》接受过程的“两极化”现象的主要原因。
其他文献
以太湖流域典型水稻种植地区—宜兴、常熟王庄和辛庄9月份农村地下水水质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地下水样的硝态氮、铵态氮、亚硝态氮、总磷、高锰酸钾指数、硫酸盐、氯化物、总硬
对群体性事件本身的认识是否全面、准确,直接关系到群体性事件的预防和治理。本文分别从"群体性事件"概念的由来、群体性事件与突发事件的区别以及群体性事件的理论基础等多
目前太湖水污染状况日益严重,水体富营养化形势严峻。湖滨带作为湖泊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的生态保护屏障,对于缓解水体富营养化具有及其重要的意义。湖滨带的土壤氮素矿化过程的
本试验旨在研究菊粉(低黏度、高发酵型饲粮纤维)和CMC(高黏度、低发酵型饲粮纤维)对育肥猪碳水化合物多糖组分的表观回肠消化率(AID)、表观全消化道消化率(ATTD)以及后肠发酵
<正>小学生正处于身心不断发展的阶段,小学音乐教学应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音乐的教学中,提升学生音乐素养和音乐学习能力。因此,结合小学
“日记教学”是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自由自在、天天练习写作的教学方式。它建立在学生独立、真情的写作和师生之间互相交流的基础上。把日记写作引进日常教学中来,可以发现、
<正>古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瑰宝,它以精练含蓄的语言,深邃优美的意境,意趣无穷的主旨,影响和滋养了一代代中华儿女。然而小学古诗词教学的现状却令人担忧:小学生古诗词
<正>近年来,中央企业效能监察工作快速发展,在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强化内部监督和风险管理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适应企业改革发展,从源头上
根据近年最新研究成果,对中国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文章重点阐述了海洋生物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状况、保护现状及其研究进展,分析了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高楼大厦拔地而起。而每一项工程的实施和管理过程中,都会伴随各种各样的问题。特别是建设工程的档案管理,它虽然不是建设工程的主体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