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重转型背景下社区工作者与居民互动关系的形态及其演变研究

来源 :华东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wang83275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化的推进和政府职能的转变,社区在人民生活中的重要地位日益彰显。在各种社会制度与生活环境的影响下,社区工作者和社区居民这两个群体发生了很大的转型,二者互动关系的形态也发生了转变。本研究关注的问题是在社区共同体中,社区工作者和社区居民的互动关系是怎样的?这种互动关系随着制度的变迁又经历了怎样的演变?而专业社会工作者在这一过程中又能发挥什么样的作用?本文尝试从上海市H区社区工作者与居民互动关系的实践中寻找上述问题的答案。在理论视角上,采用了“制度与生活”的视角,分析作为制度代理人的社区工作者和作为生活主体的社区居民在社区这一生活领域互动关系的形态及其演变过程。在研究方法上,借助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三种资料收集方法,梳理了社区工作者和社区居民这两个群体的特征。基于对访谈材料的分析,本文将社区工作者与居民的关系形态归纳为情感性关系、工具性关系、专业性关系三种。研究发现,社区工作者与居民的互动关系经历了从情感性关系——工具性关系——专业性关系的演变过程,每一时期主导的关系形态有所不同,这种转变背后是基于社区工作者与居民的关系正在从人际信任走向制度信任、从人格化关系走向非人格化关系的逻辑。而且社区治理体制的改革、城镇住房制度的改革和社区工作者职业制度的建立等正式制度自上而下地推动着二者互动关系的演变。与此同时,社区工作者与居民互动过程中又自下而上产生了议事平台、自治项目、三会制度等非正式制度方面的实践结果。这些非正式制度共同促进正式制度的变革,进而推动着现代化社会治理体系的形成。值得注意的是,目前社区工作者与居民所建立的专业性关系还处于起步阶段,随着国家对社会治理专业化要求的提高,专业性关系的建立会成为未来发展的趋势,而专业社会工作者的介入能够促进社区工作者与居民更好地建立专业性关系,从而提升社区服务的成效。所以本文最后从价值伦理、专业方法、专业队伍三个方面提出了专业社会工作者介入的方法和路径。
其他文献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经典文化更是有着经久不衰的生命力。《世说新语》作为一部流传至今的经典文言志人小说,在历史学、语言学、修辞学、文献学等方面,都有着极高的研
本文依据最高人民法院(以下简称“高法院”)于2018年3月6日发布的《全国法院破产审判工作会议纪要》(以下简称《会议纪要》),借鉴联合国《贸易法委员会破产立法指南》第三部
许多优秀的企业随着规模与实力的发展壮大,开始走向了多元化的经营战略。从外部环境来看企业采取多元化战略的目的无非是获取范围经济效益,开辟产业新领域,摆脱市场容量有限
体育教学动力是体育教学论的重要理论问题,也是体育教学的实践问题。体育教学动力作为体育教学活动的力量来源,可分为个体动力、组织动力和社会动力;按其属性可分为物质动力
构建全民健身体系,提高国民健康素质,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文化需要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实现小康社会的体育发展目标,必须有体育人才的支撑.研究表
<正> 关于老挝的历史,过去西方学者一般认为始于1353年法昂建立的澜沧王国。近数十年来,我国学者根据中国古籍中的有关史料,认为老挝建国的时间应是公元1至2世纪。虽然老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