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童与王安忆:不同性别视角下的同题材写作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hsxy884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以来,“女性主义”理论的研究甚嚣尘上,后又发展为“性别意识”。本文从“性别意识”的角度,以苏童与王安忆的作品为例,对其同题材的不同写作从心理学、主题及叙事方式等方面进行分析。探究不同性别作家笔下的女性形象以及文本主题与叙事方式均在相似中有所不同的成因。选择苏童与王安忆作比较,是因为苏童与王安忆的特殊性,苏童作为一个男性作家,是较为“偏阴性”的作家,他总是愿意去想象作为女性特殊的痛苦;而王安忆作为一个女性作家却更加愿意以一种“中性化”的叙述模式去描摹社会和生活,两个作家总有点“故意为之”的特点,但伊格尔顿曾说过:文学形式本身就是有其意识形态的。那么“性别意识”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是否也在作者行文时呈现其中呢,苏童与王安忆又为什么刻意将自己的性别在写作中隐匿起来。本文选取了苏童与王安忆的小说为研究对象,总共分为引言、正文、结语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引言,主要概括了近年来对于女性主义及性别意识研究的状况,对于苏童及王安忆小说研究的新视点,阐明研究对象,明确研究概念,界定研究方法。第二部分正文部分总共分为三章,第一章,性别与性别意识与不同性别意识下的女性书写,明确性别意识的概念,初步分析不同性别作家在女性形象塑造上有所相似的文学现象。第二章,以苏童与王安忆的具体作品为例,以“性别意识”为立足点进行分析,分析不同性别作家笔下的女性形象原型。分别论述了苏童与王安忆笔下的不同“母亲”原型形象以及“妓女”原型形象,以及相同原型形象在不同性别作家笔下形成不同女性形象的成因。第三章,为不同性别作家的写作模式与文化差异,从不同性别作家叙事模式与文本立意的不同进行分析,进一步分析王安忆与苏童同样对于“日常生活”写作模式的追求中细微的差别。第三部分,结语,总结属于不同性别作家对于文学理念的相同追求,从而在比较中寻找共同之处,探求不同性别作家合而不同,又异中有同的原因。
其他文献
随着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逐渐普及及技术的日趋成熟,人们对于现代科技手段如何应用于教学与学习也越来越重视。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应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手段,不仅是教师提
在酱油的高盐稀态发酵过程中,一般通过添加增香酵母菌来改善酱油的风味,提高酱油品质。目前,虽然已知道酵母菌对酱油酿造过程中风味物质的形成起到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其形成过程
LX集团是山东省大型国有投资控股公司,是山东省管重要骨干企业之一,是山东省重要的投融资平台。主业范围为金融、投资和资本经营。金融业务一直是LX集团重要的业务单元。LX集
目的比较分析CT、MRI对副鼻窦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副鼻窦病变的CT与MRI表现与病理改变,评价其CT、MRI诊断的价值。结果 CT术前诊断鼻窦炎性病变敏感度、特异
美国英语以其强大的国家经济实力为后盾,在全球迅速发展,海外英语教育工作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绩美国英语国际推广政策是本文研究的主要对象,美国英语国际推广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情
有些地名带有政治色彩,表达统治者的意志,让人民群众接受其统治,使其江山永固.黑龙江省比较典型的政治地名有绥化、宁安、肇州、北安等.探讨这些地名的含义、由来及沿革等,有
教师文化作为教师专业发展赖以生存的文化生态环境,它对每位追求专业发展的教师所产生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它渗透于教师的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之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教师的信念、
目前,中国社会正处于飞速发展时期,与以往的计划经济时代相比,中国社会也正处于急剧转型时期,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改变,人与人之间关系建立在市场经济的基础之上,人口流动时有
随着人们认识能力的不断提高,科学管理理论的不断发展,无论是制造业还是服务业,管理理论的有效应用使管理成为组织经营者和组织管理者所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由于人类社会经
白朗小说时代特征明显,时代背景下的大众书写是其主要的表述形式。以“叛逆和抗争”为主题的作品,体现了时代的愿望,表达了时代的思想,揭露了社会的黑暗和日伪的残暴,展示出了沦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