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饲料和桑叶饲育后家蚕中肠组织代谢相关差异基因的分析

来源 :江苏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usoy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家蚕研究历史悠久,遗传背景清楚,是继果蝇、按蚊之后第三个完成全基因组测序的鳞翅目模式昆虫和重要的经济昆虫。家蚕作为寡食性昆虫,对其天然桑叶几乎都具有良好的摄食性。然而,家蚕对非寄主植物和人工饲料的摄食性在品种甚至个体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还受多种因素影响。家蚕摄食性是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除了食物因素外,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调控是其内在的重要因素。截止目前,家蚕人工饲料代谢相关基因尚未获得,其分子机理也尚未完全明确。本课题利用实验室前期筛选到的对不含桑叶粉人工饲料高摄食性的家蚕品种GS展开研究,筛选家蚕代谢相关基因,主要有以下5点:1)经代谢组数据分析,人工饲料饲育的家蚕GS品种中肠中的必需氨基酸缺乏,氨基酸代谢产物富集,维生素缺乏,糖代谢紊乱且代谢产物富集,脂代谢下调。同经桑叶饲育处理,家蚕GS品种中必需氨基酸的含量高于家蚕C1015品种,氨基酸代谢的最终产物尿素含量小于家蚕C1015品种。结果表明家蚕GS品种对蛋白质的代谢能力大于家蚕C1015品种,使其能够适应人工饲料中多蛋白少糖分的配比。2)家蚕GS经桑叶、人工饲料分别饲育处理后在m RNA水平共筛选出331个差异基因,其中上调基因有102个,下调基因有229个。331个差异基因GO富集注释最多的是生物过程中的代谢过程,而KEGG富集注释最高的细胞色素P450对异生素的代谢通路、戊糖和葡萄糖醛酸的相互转化通路、甘油脂代谢通路和内质网中的蛋白质加工通路。同为桑叶育的C1015与GS两个品种中共有差异基因1311个,其中上调基因有716个,下调基因有595个。1311个差异基因GO富集注释最多的是生物过程中的代谢过程与分子功能的催化活性。KEGG富集注释最高的为溶酶体通路,内质网中的蛋白质加工通路、谷胱甘肽代谢通路、淀粉与蔗糖代谢通路以及戊糖和葡糖醛酸相互转化通路。对几个样本的SNP突变位点统计发现,所有的SNP突变位点主要发生在基因区,以同义突变的方式发生在下游。62%的突变是转换,38%的是颠换,共有12种单核苷酸变异,主要以A/G、G/A、C/T、T/C这四种变异最多,占总体的65.71%,C/G和G/C变异最少,占总体的8.20%。其他变异类型占12种单核苷酸变异的26.09%。3)组学联合分析结果表明,在精氨酸和脯氨酸代谢通路图中找到了6个差异基因,分别为磷脂转运ATP酶、亚精胺合成酶、吡咯啉-5-羧酸还原酶、S-腺苷蛋氨酸脱羧酶原酶、脯氨酰4-羟化酶α亚基、Silkwormnew Gene406。4)对亚精胺合成酶、吡咯啉-5-羧酸还原酶、脯氨酰4-羟化酶α亚基3个基因在这两个品种进行克隆及各个组织的表达分析。氨基酸比对显示,相较于家蚕C1015品种,在家蚕GS品种中克隆的3个基因的氨基酸序列都有差异。组织表达分析显示,家蚕吡咯啉-5-羧酸还原酶基因在两个品种的各个组织的表达量差异不大;家蚕脯氨酰4-羟化酶α亚基在两个品种的头、马氏管和生殖腺3个组织中表达存在显著差异;家蚕亚精胺合成酶两个品种的中肠和脂肪体2个组织中表达存在显著差异。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相较于家蚕C1015品种,在家蚕GS品种的脯氨酰4-羟化酶α亚基和亚精胺合成酶蛋白二级结构缺少部分β折叠,蛋白分子质量大小、等电点和磷酸化位点都存在差别。5)为进一步分析亚精胺合成酶的功能,在GS品种中对亚精胺合成酶RNA干涉。与对照相比,经人工饲料饲育后,GS干涉个体体重下降11%,产茧量降低了36.8%,死亡率增加了66.7%。实时定量PCR检测发现,干涉个体中,与亚精胺合成酶相关的吡咯啉-5-羧酸还原酶(FC=0.45)和S-腺苷蛋氨酸脱羧酶还原酶(FC=0.43)m RNA水平上相对表达量都有所下调。而亚精胺合成酶SNP位点突变(异亮氨基酸突变为缬氨酸(170aa),天冬氨酸突变为苏氨酸(241aa)),不仅改变了亚精胺合成酶的二级结构,还有可能影响其酶的活性,同时也影响着其上下游基因的表达与酶活性,共同调节家蚕氨基酸的代谢,使家蚕GS品种对氨基酸代谢能力加强,使其能适应人工饲料中的高蛋白少糖分的配比,表现出一定的广食性特性。
其他文献
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和移动通信等领域的飞速发展,语音分离技术作为是信号处理中的一项基础性工作越来越受到研究人员的重视。因为在“鸡尾酒会”这样的音响环境中,人耳似乎能够毫不费力地从包含其他说话者和背景噪音的混合语音中分辨出目标说话人的语音。但是,这对计算机而言却是非常困难的。由于深度学习的发展日趋成熟,基于深度学习的单通道语音分离技术层出不穷,大大提高了分离语音的质量。本文为研究单通道多说话者语音分
随着光电技术和计算机视觉的高速发展,三维成像技术精度越来越高而成本却逐渐降低,在医疗、建筑、考古、交通等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然而目前常用的传统三维成像技术受制于成像设备多和光学系统复杂等系统因素,难以在满足低成木的同时实现细节纹理丰富的三维成像,而偏振成像技术可以在单探测器结合偏振器件的简单成像系统条件下实现较高细节丰富度的三维成像,是实现高性价比三维成像技术的一种选择。偏振三维成像技术通过获取
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是我国村内公共产品自愿性供给的唯一方式,是村级公共产品供给的重大创新制度。随着农业转移人口的不断增加,财政奖补筹资结构已由以“村民筹资”为主逐步向以“村集体出资”为主转变。那么为了适应新形势,本文提出能否可以通过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来达到提高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实施绩效的目的?这对于我国村级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的完善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及现实意义。本文基于2017年辽宁省205个行政村的
近年来,舰船作为重要的海洋交通工具和有价值的军事目标,对其遥感图像进行自动检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实际情况中,遥感图像往往会受到复杂海情的影响,例如云雾遮挡、岸基干扰等,这些因素都会增加舰船检测的复杂度。本文在研究遥感图像特性的基础之上,依托现有的深度神经网络方法,开展了基于DNN的遥感图像海面目标检测技术的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如下:(1)研究了将深度神经网络应用于遥感图像海面目标的检测,并利
图像风格迁移是图像处理领域的研究热点,可用于影视特效、艺术创作等领域。图像风格迁移就是将一张普通图像经过风格迁移技术,在内容不变的前提下使得其风格转变,生成具有另外一种风格的图像。图像风格迁移方法主要分为传统的图像风格迁移方法和深度学习的图像风格迁移方法。传统的图像风格迁移方法效果不佳,难以应用于人们生活中。随着计算机视觉、数字图像处理、机器学习的快速发展,深度学习的图像风格迁移方法受到研究者的广
湿地作为水陆过渡带,在调节气候、净化水质、涵养水源、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维持自然界生态平衡等方面有着其他生态系统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以辽河口湿地为研究对象,利用定点采样测定,结合统计学和数学模型对沉积物中石油烃、总氮、总磷、有机质、p H及电导率进行分析,探究湿地不同功能区石油烃含量差异与空间分布规律,了解湿地沉积物理化性质基本状况,探究其与石油烃的内在联系。从而为合理开发利用湿地提供科学、可靠的理论
近年来,后过渡金属末端亚胺基配合物被发现在C-H键胺化和烯烃的氮杂环丙烷化反应中表现出较好的活性,因而引起了化学工作者研究兴趣。我们课题组前期通过三配位的零价铁、钴配合物与有机叠氮反应合成了一系列铁、钴末端亚胺基配合物。在此基础上本论文主要研究了氮杂环卡宾配体稳定的零价镍配合物与有机叠氮化合物的反应。尝试利用它们来合成氮杂环卡宾稳定的镍亚胺基配合物。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1.通过氮杂环卡宾和
蚕卵卵形的遗传与形成的分子机理是近来研究热点之一。本课题组2017年在家蚕Nistari品种中新发现了一种长形卵突变体——Nistarielp。该突变体卵的长轴与短轴的比例为1.7,明显大于正常卵形(1.26);孵化率为59.49%,远低于正常卵(86.43%)。本文在调查Nistarielp遗传分析的基础上,以Nistari正常卵为对照组,对长形卵和正常卵蛹期第一天至第三天的卵巢样品进行了转录组
本文研究的公路为除高速公路以外的普通国省干线公路,随着公路建设高潮逐渐减退,公路养护工作将成为今后一段时间的主要工作,如何加强公路养护管理,最大限度地提高公路的使用
镍基合金于二十世纪30年代后期开始研制,它是以镍为基体在高温时具有较高强度和一定的抗氧化、抗腐蚀能力等综合性能的一类合金,是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技术中的关键材料。对于高合金化镍基合金,由于热塑性差,则采用挤压开坯后轧制或用软钢(或不锈钢)包套直接挤压工艺,其常规生产工艺包括“模铸+热轧+冷轧成型”工艺,生产效率较低。对于镍基合金而言,由于镍基合金高温热塑性差,连铸过程中会产生铸坯表面易开裂等问题,故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