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库科茨基医生的病案》是当代俄罗斯女作家乌利茨卡娅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小说以20世纪苏联社会人们的生活百态为主要内容,讲述了他们在不同程度上都是患病的个体,他们每个人都正在遭受着因身份迷失带来的苦恼。因为生活的无力感和荒诞感,所以人们迫切地希望能够有一种解决身份问题的方案,为了探寻救赎之路,人们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在苦难中,苏联人民找到了寓意新生与希望的救赎之路。本文以身份问题为切入点,以查尔斯·泰勒的身份认同理论、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本雅明思想、俄罗斯东正教圣愚文化等理论为研究路径,通过揭示20世纪苏联人民的身份迷失问题,展示20世纪苏联人们的生活现状、精神面貌和心理状况,反映作者对于20世纪苏联历史的回忆与反思,表达作者对于俄罗斯民族未来发展的思考以及对于人性道德问题的深切忧虑。除绪论和结语外,本文共分为三章,三章论述的重点各有不同。绪论详细介绍《库科茨基医生的病案》这部小说的国内外研究状况以及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第一章通过研究几个人物特殊的行动地点,观察他们怪异的言行举止、心理现象和精神面貌发现瓦夏是一个收藏癖、恋物癖的病患并且是一个对自我无法把控的个体。库科茨基是一个因为丧失了对公共空间支配权的个体,将自我迷失在周围对自我的辨认和主体对自我的展示上,所以对自我同一性产生怀疑,最后成为一个“酒鬼”。叶莲娜是一个既没有公共空间支配权,也没有身体空间完整性的女性,终日沉浸在梦境般的“中间世界”的个体。托玛是一个受“苏维埃文化”熏陶最后成为一个“寄生虫”式的异化的“苏维埃人”。总结得出他们虽然患有不同的“病症”,但是他们都是有一个共同的“病候”便是身份迷失。第二章由于身份迷失给苏联人民带来种种困惑与不安,所以探寻治愈“病案”的方案显得十分必要。苏联人民试图从“音乐试验”和“精神流浪”这两种探寻试验来尝试解决社会“病”状。第三章从只有新生才能救赎的角度出发,指出虽然解决“病案”的方案失败了,但是带着光明降生的新生儿,寓意着新生是苦难的救赎,新生是治愈“病案”的希望。结语对以上三章做出总结,揭示出身份问题是俄罗斯文化和文学一个永恒话题,俄罗斯人从来没有放弃过对身份问题的思考。对于身份的探讨表明人对生活意义、对自我同一性、对于公共空间支配感的思考。总结得出20世纪的苏联人民虽然生活在患有诸多疑难杂症的社会中,但是生活的苦难反而更加激起苏联人民对于精神自由的追求以及对于新生和救赎的渴望。表达作者对于20世纪苏联历史的回忆与反思,对于俄罗斯民族未来发展出路的思索以及对于人性道德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