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等院校更名的基本走向及其动力机制研究

来源 :东北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chellehb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等院校校名是一所高校的无形资产,体现着高校的办学层次、办学内容和办学地域,是大学形象塑造的重要标志,高等院校更名潮流也因此涌现。高等院校的合理更名有利于为其正名,从而做到真正的名副其实。高等院校更名一直是备受学界关注的话题之一,研究高等院校更名的基本走向可以帮助更好地理解和认识一所高校,从而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有针对性地建议;研究高等院校更名的动力机制则可以加深高校更名的理论价值,使得研究同时兼具学术和实用价值。本研究重点探究我国高等院校更名的基本走向和动力机制。主要围绕以下问题展开:第一,自近代第一所高等院校创办以来,我国高等院校的更名在不同时间阶段是如何演变的?第二,我国高等院校更名在不同地区的更名走向是否存在差异?第三,我国高等院校更名是在哪些动力机制的作用下发生的?运用文献研究法对知网检索到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并重点分析关键文献,在掌握该领域已有成果的基础上确定自己的研究框架。其次,利用社会调查法,以我国2740所高等院校为研究对象,通过逐个进入高校的官网查阅并梳理出该校校名的发展沿革,高校官网的逐个翻阅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却能极大程度上保证样本的可靠性,同时使得研究结论也具有普遍适用性。最后,采用文本分析法等质性研究方法,对已收集到的有效校名样本借助Excel和Word等软件进行拆分和编码,从而总结出我国高等院校更名的基本走向。研究得出以下结论:(一)自1895年我国近代第一所大学—北洋大学创办成立,我国高等院校在不同历史阶段涌现更名的热潮,此处主要分为:高等院校更名的萌芽期(1949年-1976年)、高等院校更名的探索期(1977年-1998年)和高等院校更名的规范化(1999年-至今)三大阶段。(二)研究将高等院校易名的动力机制主要分为效率机制、合法性机制和社会网络机制三种。具体表现为:高等院校更名向社会传递着高校寻求自身发展的信号、高等院校更名能带来一定的规模经济、院校更名的趋同性有利于降低高校管理的交易成本等等。不同阶段出现的更名潮除了给更名高校实现组织远景提供或大或小的助力,也会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比如说,由于近年来高校频繁地改名,导致高校校名趋同化,出现了一批校名极度相似的学校,让人产生迷惑和质疑,单从校名已经不能充分了解某所高校的基本情况,需要通过多种媒介了解其演变历程。再就是高校盲目跟风更改校名,不仅丧失自身特色,同时也无益于学生的发展。对此,高等院校应该理性更名,避免优质校名资源的浪费,同时教育行政部门应该建立客观合理的评价标准,让不同高校通过多赛道获取自身发展所需的资源。
其他文献
老龄化是我国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的基本国情。自20世纪末我国步入老龄化社会以来,老龄化程度快速加深,养老问题的重要性日渐突出,养老问题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敬老的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加快医养结合,推进老龄事业和产业的发展。”2019年在国务院印发的《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中指出:“应对人口老龄化要打造高质量的养老服务和产品供给体系,
学位
当前,我国正在经历快速的人口老龄化。如何让老年人的健康保障体系更加完善与科学一直是热度居高不下的议题。联合国第一届和第二届世界老龄大会围绕老年人的“健康”、“参与”和“保障”分别提出的“健康老龄化”与“积极老龄化”理念为我国提供了思路上的指引与借鉴,其核心聚焦于老年人的精神健康、社会参与等观点,如今老年人社会参与也已成为世界各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而达成的普遍共识。中国老年群体庞大,研究老年人的社会
学位
由于农业生产自身具备明显的特殊性,加之近年来气候变化极端性和不确定性不断提高,农业生产面临的风险不断增加。建国以来,平均每年因自然灾害而给国家经济带来的损失已超过2000多亿元,其中,农业是受自然灾害影响最具突出的领域,因此解决农业巨灾风险分散问题是我国实现粮食自给的重要任务和挑战。目前,我国农业巨灾风险的分散仅仅是在保险公司层次上设立了巨灾风险储备,缺乏金融组织的参与,而一旦出现低频率、高损失的
学位
2021年我国的脱贫攻坚战在党的领导和广大干部群众的努力下取得了全面的、伟大的胜利。这既是我国前一阶段脱贫攻坚工作成果的显现,也是下一阶段贫困治理工作的开端,为了适应脱贫攻坚目标圆满完成的新形势,我国的贫困治理工作必然要由全面治理绝对贫困转向常态化的相对贫困治理,由集中治理农村贫困转向统筹兼顾城乡贫困治理。县域城镇是中国大部分城镇人口的居住地,也是城镇贫困发生的聚集区,同时相对于大城市具有经济环境
学位
中共十九大报告指出,促进经济体系的现代化,首要是发展观念和创新经济模式,特色小镇就是城乡结合发展的一种创新产物,兼有城市文明和乡村美丽生态环境,对城市文明的扩大、农村环境的改善、农村振兴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建设特色小镇为我国新型城镇化和经济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现阶段,是特色小镇建设的白热化时期,政府给出的帮扶政策确有成效,但由于我国政府在这些方面没有更多成熟经验,政府的职能还有一些地方需要改进
学位
目前,医保覆盖全民的目标已经基本得以实现,在此背景下,全面深化医疗保障改革的进程也明显加快,但城镇职工医疗保险个人账户资金结余过多及资金未得到充分利用的现象与个人账户门诊保障不足的问题同时存在,在此背景下,国家提出要全面建立健全职工门诊共济保障机制。因此,推进个人账户制度的改革与完善,从筹资、支付、管理机制入手建立健全门诊共济保障机制已经成为我国当前医疗保障改革极其重要的工作内容之一。国家医疗保障
学位
党的十九大以来,我国越发重视环境治理,着力建设环境治理全民行动体系。政府环境信息的主动有效公开作为环境治理全民行动体系高效运转的前提和基础,对其研究也不断深入。2015年1月1日施行的新《环境保护法》将“信息公开与公众参与”单独成章,更是将环境信息公开提升到前所未有的法律高度,政府公开环境信息成为一种必然趋势。此外,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公开化的时代,随着“阳光政府”理念在我国的深入发展,社会各界对各
学位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优化创新,新闻行业呈现多元化发展形态,科技推动了新闻业的发展进程。从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到现在的新媒体数字化平台,新媒体在资源、流量等方面有很大的优势,有利于信息的有效传播。数字科技在自身发展的同时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影响。人们获取信息的途经越来越多,获取信息的方式也越来越科技化、智能化,这也使得网络媒体对新闻传播的作用更加突出。然而在信息技术和数字化平台快速发展的
学位
目的:探讨复发性口腔溃疡(ROU)病人血清维生素D水平与免疫功能的相关性。方法:2022年5月—2022年6月于山西省某三级甲等医院招募122例ROU病人作为ROU组,同期体检120名正常人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维生素D及免疫相关细胞因子水平,分析ROU病人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与免疫相关细胞因子的相关性。结果:ROU组血清25-(OH)-D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
期刊
该研究建立了同位素内标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白酒、啤酒、葡萄酒与黄酒中γ-氨基丁酸(GABA)的方法。酒样稀释后加入内标物γ-氨基丁酸-d6,在Acclaim Trinity P1色谱柱上,以乙腈(含0.1%甲酸)+10 mmol/L乙酸铵溶液(1∶1,V/V)为流动相,采用电喷雾正离子多反应监测(MRM)模式采集数据,以保留时间定性,内标法定量。结果表明,在10~500μg/L质量浓度范围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