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世纪以来贾平凹的乡土中国伦理书写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xiuyang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贾平凹是伴随“新时期”成长起来的作家,但其笔下大量的以乡土文学为代表的作品却并未完全追随“伤痕”“反思”等时代的创作风气而是有着自己的发展逻辑。伴随着改革开放,贯穿作家整个创作生涯的乡土小说从最开始的“乡上之美”到如今的“乡土之痛”经历了漫长的现实思考和审美风格的转变。作为其乡土作品中的伦理书写也在不同的时期表现出作家对乡土的不同理解和态度。贾平凹新世纪的乡土伦理书写从中国传统的伦理形态出发,着眼于当下中国的乡土实际,将现实的伦理资源予以整合,构建出作家想象中的伦理世界,并以此探讨当下乡土中国的发展。论文从贾平凹新世纪具有代表性的乡土作品《秦腔》《带灯》出发,着重分析小说中的伦理关系,并以此反观作者的观察视角和评价立场,发现贾平凹新世纪伦理书写的书写局限及价值意义。第一章主要梳理乡土伦理现实与乡土伦理书写的关系及贾平凹乡土伦理书写的时代变化。从中看出伦理书写在乡土文学创作中的历史作用,以及在贾平凹乡土文学创作中的历史继承及个人的现实选择。第二章主要分析贾平凹新世纪以来乡土创作中伦理书写涉及的具体内容。论文从血缘、地缘、政治等三个乡土伦理的组成部分出发,分析作家在新世纪乡土伦理书写过程中所想象的现实伦理世界衰落和凋敝的具体形态,以及作家当下乡土伦理书写的悲痛情绪。第二章主要论述贾平凹新世纪乡土小说创作的伦理观。作家现实主义的伦理书写表现出贾平凹当下乡土创作的基本原则,个人的乡土生活经验成为其理解乡土思考乡土的出发点。贾平凹乡土伦理价值判断在新世纪的作品中与伦理现实贴合,不再是单纯的善恶书写,而更增加了对人性复杂性的考量。同时作家乡土伦理的书写困境同样不可忽视,能否以经验中的伦理关照现实,进而思考当下的意义成为贾平凹在伦理书写上面临的重要问题。从贾平凹新世纪的乡土伦理书写可以看出作家关注现实的眼光,以具体的“问题”视角对中国乡土伦理的关照,以及与小说中作家对故乡之情的相互融合,形成了新世纪贾平凹乡土伦理书写的特殊风格。
其他文献
本文以民国时期的教育体制为切入点,以国立青岛/山东大学为考察中心,从体制改革、招录政策、知识结构、传播途径等方面层层展开。借助当时的史料刊物以及作家作品等材料,发掘
张炎是宋末元初的遗民词人,词作追求“清空”、“骚雅”,从创作到理论均为宋词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张炎今存词据吴则虞校辑《山中白云词》(中华书局1983年版)统计共有302首。
指出中西方传统建筑观有着本质的不同,从而导致中西方宗教建筑在造型、审美、尺度等方面有明显的区别,通过从中西方对建筑的物质性与精神性的不同认识出发,分析了由此引发的
当前,世界各国均采取多项措施提高教育质量,其中对本土通用语言的教育已经上升到展示国家软实力的战略层次。基于此,文章拟从中美两国母语的共性切入,结合实例,对比其在课程
以苏打盐化草甸土和苏打碱土2种土壤类型为研究对象,研究苏打盐渍土土壤水分特征,并对土壤水分特征曲线进行模拟。结果表明,0~40 cm土壤层,盐化草甸土总孔隙度大于50%,毛管孔
目的:对胶质瘤肿瘤细胞进行原代培养及体外药物敏感实验,检测不同种类药物及药物浓度对肿瘤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方法:取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2011年6月—2012年1月手术切除的38
莫言是当代文坛上一位独具特色的作家,他以不断求新求变的创作姿态、深邃的思想以及奇崛多变的艺术形式在文坛掀起了一股“莫言热”,其作品在倍受读者追捧之时,亦成为了学者
【正】"头顶马聚源,脚踩内联升,身穿瑞蚨祥。"这句旧社会流行于北京城的顺口溜,深深地反映出当时的消费时尚。曾经看到学者陈宝良先生撰写的《明代社会生活史》,深觉那就是中
本文以建国后沈从文的书信和小说为研究对象,通过细致的文本解读,把人物放在具体的历史环境中,分析建国后沈从文的精神世界和文学观念,以及他是怎样逐渐放弃文学创作走向文物
<正>有专家近期在接受媒体访谈时称,近年来,我国废轮胎热裂解工艺技术不断规范,技术装备水平不断提升,热裂解行业的生产条件已经发生了质的飞跃。可以预见,在未来几年,我国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