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碳汇项目综合绩效研究

来源 :四川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ang1990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着《京都议定书》生效,林业碳汇项目在全球逐步得到发展。目前,我国自2006年起进行试点开发以来,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尤其是四川省作为主要的林业碳汇试点区域,拥有2个国际典型的CDM林业碳汇项目,同时在四川省的凉山、雅安、南充等主要的城市都建立了相应的国内林业碳汇项目,在实现其生态功能的同时,为当地社区和农户带来了较为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由于关联主体之间利益取向,林业碳汇项目各项效益之间比例失衡,极大的减弱了关联主体持续参与林业碳汇项目的积极性,难以实现林业碳汇的可持续发展,可见统筹多项效益、平衡关联主体利益、实现项目与实施区域的融合是实现林业碳汇可持续发展设计的关键问题。因此建立科学的评估体系对林业碳汇项目的多重效益进行综合评估、量化项目实施区经济、社会、自然条件以及项目自身特征对效益的影响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依托“基于CDM的四川省碳汇林业发展路径研究”(编号:2015ZR0031)(四川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项目,基于生态价值理论、协同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从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三个维度,以项目实施区的经济、社会和环境特征以及项目本身特征为视角,建立林业碳汇项目综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和影响因素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关联度分析以四川省2个典型的CDM林业碳汇项目的10个项目实施区为案例进行实证分析,并提出了进一步发展林业碳汇项目的政策建议。研究表明:四川省林业碳汇项目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占比不平衡,经济效益占比极低;同时项目之间和同一项目不同实施区域之间因文化习俗、教育程度等社会因素、交通条件等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组织模式等项目本身特征之间的不同表现出较为明显的绩效差异。项目实施区经济、社会和环境特征以及项目本身特征对林业碳汇项目综合绩效、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有显著的影响,教育水平、人均收入结构和贫困程度以及收益权归属对绩效的影响较高。因此在今后的扶持政策中,要从项目区域和影响因素两个维度建立倾斜的政府扶持政策:加强项目优先发展区域和贫困区域的集合:平衡三类效益权重,强化协同发展;加强项目建设的区域适应性;建立合理、清晰的碳汇产权制度。
其他文献
共生信号的转导机制一直是共生固氮研究领域的热点。目前,在豆科植物中,通过遗传学手段分离、鉴定出了一系列参与共生信号调控的基因,如NFR1、NFR5、SymRK、CCaMK等。其中,百
近年来,能源问题成为制约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这引起人们对可再生资源的日益关注和重视。而纤维素由于具有可再生性、储量丰富等优点而愈来愈受到重视,但是纤维素分子内
腹毛目纤毛虫细胞中含有复杂的皮层微管骨架,包括纤毛器微管和非纤毛器微管,其对细胞运动、支撑、分裂有重要功能。腹毛目纤毛虫种类繁多,其微管骨架等特征既有共性,又有特殊
聚天冬氨酸(Polyaspartic acid,PAsp)高吸水性树脂是一种含有大量亲水基团的可生物降解的高分子吸水材料,具有很强的吸水性和生物降解能力,但是由于结构单一,其性能还有一些
改善室内人居环境已经成为业界面临的重大课题之一。发展绿色建筑材料,尤其是具有环境协调、健康可持续等多功能型复合建筑材料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关系到人类未来的可持
土地是人类生活和生态文明建设的载体,我国人多地少,人均耕地面积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3,人地关系矛盾突出。而近年来,我国高速城镇化发展造成城镇建设用地需求上涨,与此同时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网络服务进入人们的工作生活中,在线社交网络能够满足用户快速便捷的与他人进行交流、分享,给人们的工作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便利。但是用
目的:观察“地格达-8”味散对a-萘异硫氰酸酯(ANIT)诱导的淤胆型肝炎模型大鼠的作用及影响,探讨其药理作用,为传统蒙医药治疗淤胆型肝炎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地格达-8”味散高剂量组(0.6g/Kg)、“地格达-8”味散中剂量组(0.3g/Kg)、“地格达-8”味散低剂量组(0.15g/Kg)、UDCA组(6mg/100g)等六组,每组各10只;实验前适应
近年来,MOSFET器件尺寸在摩尔定律的指引下不断减小。随着MOSFET器件尺寸的不断减小,短沟道效应和量子效应对器件性能的影响变的日趋严重。隧穿场效应晶体管(TFET:Tunneling F
色木槭和元宝槭叶型特异、秋叶色泽鲜艳,是北方重要的森林树种和优良观叶树种,广泛应用于园林绿化,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色木槭和元宝槭形态相似且变异种类多样,对其开发利用产生较大的困难。本研究采用表型形态分类、花粉形态分类和SSR分子标记分类三种方法相结合对辽宁地区不同种源的色木槭和进元宝槭行分类研究。结果如下:1.基于表型性状的变化,两种槭树在辽宁地区的天然分布表现为:色木槭主要分布在辽东地区,元宝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