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阳性腋窝淋巴结在18F-FDG PET/CT显像呈阴性的因素分析

来源 :吉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rb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根据患者的病史资料、病理诊断、18F-FDG PET/CT检查结果,分析早期乳腺癌阳性腋窝淋巴结在18F-FDG PET/CT显像呈阴性的影响因素,提高18F-FDG PET/CT对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诊断的准确性,降低误诊率,为临床评估提供帮助。方法:查找2018年9月~2021年8月期间就诊于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的乳腺外科,术后病理证实为发生腋窝淋巴结转移,而18F-FDG PET/CT检查未发现阳性腋窝淋巴结的早期乳腺癌女性患者48例纳入18F-FDG PET/CT阴性组,同时随机抽取同时期18F-FDG PET/CT检查和术后病理均诊断腋窝淋巴结阳性的早期乳腺癌患者72例纳入18F-FDG PET/CT阳性组。收集1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18F-FDG PET/CT检查结果、病理报告。应用SPSS2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和χ~2检验分析确立乳腺癌阳性腋窝淋巴结在18F-FDG PET/CT显像呈阴性的相关因素。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本研究独立影响因素。当P<0.05时表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18F-FDG PET/CT阴性组患者年龄范围在26岁~74岁,平均年龄51.77岁;体重为47.00 kg~85.00 kg,平均体重为61.06 kg;绝经前女性占64.58%,绝经后女性占35.42%;37例(77.08%)患者空腹血糖≤6.1 mmol/L,11例(22.92%)患者空腹血糖>6.1 mmol/L,而≤11.1 mmol/L。18F-FDG PET/CT阳性组患者年龄范围为36岁~78岁,平均年龄54.43岁;体重为45.00 kg~89.00 kg,平均体重为62.88 kg;绝经前女性占33.33%,绝经后患者占66.67%;52例(72.22%)患者空腹血糖≤6.1 mmol/L,20例(27.78%)患者空腹血糖>6.1 mmol/L,而≤11.1 mmol/L。2、两组患者组织学分级Ⅰ级均为0例,18F-FDG PET/CT阴性组患者组织学分级Ⅱ级43例(89.58%),Ⅲ级5例(10.42%);原发灶直径为0.92 cm~9.25 cm,平均直径为2.26 cm;原发灶有脉管累及的患者占43.75%,未发生脉管累及的占56.25%;发生神经累及的患者占27.08%,未见神经累及的患者占72.92%;腋窝淋巴结转移灶直径为0.50 mm~11.00 mm,平均直径为4.40 mm;腋窝阳性淋巴结检出的数量为1~15枚,中位数为2枚。18F-FDG PET/CT阳性组患者组织学分级Ⅱ级45例(62.50%),Ⅲ级27例(37.50%);原发灶直径为1.06 cm~5.51 cm,平均直径为2.39 cm;原发灶有脉管累及的患者占66.67%,未发生脉管累及的占33.33%;发生神经累及的患者占31.94%,未见神经累及的患者占68.06%;腋窝淋巴结转移灶直径为0.30 mm~55.00 mm,平均直径为15.59 mm;腋窝阳性淋巴结检出的数量为1~28枚,中位数为3枚。3、18F-FDG PET/CT阴性组患者ER阳性43例(89.58%),阴性5例(10.42%);PR阳性37例(77.08%),阴性11例(22.92%);HER-2阳性5例(10.42%),阴性43例(89.58%);Ki-67低表达11例(22.92%),37例(77.08%)为高表达。18F-FDG PET/CT阳性组患者ER阳性49例(68.06%),阴性23例(31.94%);PR阳性41例(56.94%),阴性31例(43.06%);HER-2阳性22例(30.56%),阴性50例(69.44%);Ki-67低表达7例(9.72%),65例(90.28%)为高表达。4、18F-FDG PET/CT阴性组患者的SUVmax BC范围为2.11~37.30,平均值为9.45;MTVBC为3.04~159.07,平均值为25.18;TLGBC为5.30~193.45,平均值43.24;SUVmax LN范围为0.20~14.38,平均值为1.46。18F-FDG PET/CT阳性组患者的SUVmax BC范围为3.18~35.48,平均值为11.83;MTVBC为3.00~92.79,平均值为13.66;TLGBC为5.97~413.40,平均值为39.85;SUVmax LN范围为1.50~50.75,平均值为9.01。5、单因素分析显示:月经状态、原发灶直径、组织学分级、脉管累及情况、ER状态、PR状态、HER-2状态、Ki-67指数、腋窝淋巴结转移灶直径、腋窝淋巴结转移数量、SUVmax BC以及SUVmax LN是乳腺癌阳性腋窝淋巴结在18F-FDG PET/CT显像呈阴性的影响因素,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月经状态、原发灶直径、腋窝淋巴结转移灶直径以及SUVmax LN是乳腺癌阳性腋窝淋巴结在18F-FDG PET/CT显像呈阴性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1、低组织学分级、无脉管累及情况、ER阳性、PR阳性、HER-2阴性、Ki-67低表达、较少的腋窝淋巴结转移数量,较低的SUVmax BC值是导致乳腺癌阳性腋窝淋巴结在18F-FDG PET/CT显像呈阴性的影响因素。2、未绝经状态、较小的原发灶直径与腋窝淋巴结转移灶直径、较低的SUVmax LN值是乳腺癌阳性腋窝淋巴结在18F-FDG PET/CT显像呈阴性的独立影响因素。3、年龄、体重、空腹血糖、神经累及情况、MTVBC、TLGBC未对乳腺癌阳性腋窝淋巴结在18F-FDG PET/CT显像产生影响。
其他文献
目的:使用Meta分析的方法比较三维可视化技术与二维成像辅助原发性肝癌手术治疗效果差异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了Cochrane、Pubmed、Embase图书馆、万方、CNKI数据库中关于3DVT与2D成像辅助手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随机对照研究(RCT)、队列研究的中文和英文文献,检索时间为从图书馆成立至2021年10月,检索词为“Neoplasms,Hepatic,Liver,Neoplasm,He
学位
沙氏激光雷达是一种可实现近距离高分辨率探测的系统,而室内气溶胶的扩散研究对其探测范围提出了严苛的要求。本文以沙氏激光雷达技术为基础,提出了对远场和近场的气溶胶后向散射信号进行同时探测的双视场技术方案。该方案通过融合双视场的信号获取极小盲区的全路径信号廓线。在室内环境下,利用人工施放的气溶胶对所研制的双视场沙氏激光雷达系统进行了测试实验。实验中,在路径末端7.1 m处设置硬靶提供边界值标定,从而反演
期刊
目的:依据前交叉韧带(ACL)完好的膝关节MRI影像,分别明确:解剖单束前交叉韧带重建术(ASB-ACLR)中胫骨隧道钻取的最佳横向钻导角度、钻导角度;ACL胫骨足印区的大小、中心位置;ACL在男性和女性之间的差异性;左右膝关节中ACL胫骨足印区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我院48名参与者的双侧膝关节MRI影像。根据排除标准,2名女性的右膝关节MRI影像被排除。共纳入94张ACL完好的膝关节MRI影像并以
学位
研究背景及目的:目前我国结直肠癌发病率逐年升高,结直肠癌的高发病率、死亡率严重影响着人类的健康,而肝脏是结直肠癌最易发生远处转移的器官。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一种通过电流的热效应消融肿瘤的微创治疗方法逐渐成为结肠癌肝转移患者的新选择。本文目的在于研究应用射频消融技术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的临床治疗效果,分析射频消融治疗后患者总生存期(Overallsurv
学位
研究背景:随着乳腺癌发病率的不断增高及年轻化,越来越多的女性面临乳房的丢失或部分丢失,而这不只是对外观的影响,对患者心理的打击,也往往是毁灭性,迫使外科医生不断对乳房重建发起探索。近年来,随着显微外科学及材料科学的发展,乳房重建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目前关于乳房重建的方法有很多,从重建方式来说大体可以分为自体组织乳房重建及假体植入性乳房重建,其中自体组织乳房重建包括:背阔肌肌皮瓣(Latissim
学位
目的:通过回顾改良术式治疗合并脊髓空洞症的ChiariⅠ型畸形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文献资料,总结改良术式的优缺点,探讨其临床价值。资料与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2年2月于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神经外科手术治疗的54例合并脊髓空洞症的ChiariⅠ型畸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根据患者所行术式分为传统术式组38例与改良术式组16例,分析两种患者术前术后各种症状的改善率及术前术后的肌电图结果改
学位
背景和目的:既往临床多研究分析不同输尿管支架的并发症和对结石清除率的对比分析,而人体对于大多数能够粉末化的结石的依靠尿液的冲刷和输尿管的蠕动是充分且足够排出的,输尿管支架管对其的影响是无太大差异的,但是对于无法粉末化的高密度结石,仅仅依靠人体自身是无法自行完全排出的,目前临床对此尚无明确研究,因此本研究对比分析新型三棱输尿管排石管和常规输尿管支架管在治疗高密度结石行输尿管软镜碎石无法粉末化的患者的
学位
目的:目前普遍使用空心螺钉或钢板来治疗肱骨远端冠状面骨折,但两者在治疗效果上仍显不足。为了寻求肱骨远端冠状面骨折更好的治疗方式,本次实验利用3D打印建立等比例骨折模型、术前模拟手术操作、个性化定制钢板等技术,为治疗肱骨远端冠状面骨折提供潜在的治疗方法,进而为优化肱骨远端冠状面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提供研究基础。方法:(一)生物力学实验生物力学实验分为两个部分:模型骨实验和尸体骨实验。首先通过模型骨实验
学位
目的:探索不同穿刺部位对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MST)行肘上PICC置管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回顾2019年6月—2020年12月行PICC置管的960例病人,依据ZIM分区法对穿刺部位分区,对比各区穿刺及置管后并发症的情况。结果:共纳入946例病例,一次穿刺成功者899例(95.03%),穿刺部位在绿区(上臂中段)695例73.47%、红区(上臂下段)240例(25.37%)、黄区(上臂上段
期刊
目的:探究血清降钙素(Calcitonin,Ctn)与甲状腺髓样癌(Medullary thyroid carcinoma,MTC)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旨在进一步完善MTC的诊疗以及预后评估体系,为MTC的精准化诊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2008年6月至2020年6月12年间于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甲状腺外科行手术治疗且进行降钙素监测的MTC病人92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资料。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