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代湖北妇女健康事业探析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NO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50年代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方面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变,占全国人口近一半的妇女的健康状况也在这一社会高度政治化的时期有了显著改善。湖北省是一个中部大省,该省在1950年代为推进妇女健康事业所做的各种努力可视为全国的一个缩影。本文认为,1950年代湖北省的妇女健康事业表现出高度的国家政治性,这既是该事业取得成就的原因,也为该事业进一步开展埋下了隐患,又为50年代妇女意识的弱化提供了注脚。文章拟分五部分:第一部分为背景,概述了近代以来湖北省妇女健康事业发展的滞后与缓慢,以及湖北妇女在恶劣的生存与工作环境下的健康状况。第二部分简要归纳了1950年代湖北省设立的妇女保健组织与机构。湖北省短短几年时间就组成了一个覆盖全省城乡的妇女保健网络。借助于这一网络,湖北省各项妇女健康事业才得以有条不紊地展开。第三、四部分作为文章的重点,深入分析了1950年代湖北省的各项妇女健康事业。文章在分析时主要按两大块内容展开:第一大块内容(即第三部分)为“与生孩子”有关的妇女健康事业,包括新法接生、无痛分娩和节育的推广等。这些措施的推行,既减轻了妇女由于生育造成的痛苦,保证了生育安全,又起到了消除传统思想观念的作用,还充分体现了国家妇女解放的理念。第二大块内容(即第四部分)分析了与劳动密切相关的妇女健康事业。湖北省各市区厂矿及农村都对妇女采取了劳动保护措施,实现了对妇女“四期”特别是经期、孕期的保护,同时对因过度劳动造成的各种妇科疾病及其它一些典型妇科病进行了初步防治。第五部分是对全文的分析及深入思考。该部分首先对1950年代湖北省妇女健康事业进行了总体性评价,分析了这一时期湖北省妇女健康事业的特征、取得的成就与不足。文中指出,妇女健康事业的国家政治特征对妇女健康事业产生重大影响,同时妇女健康事业也一定程度上左右于国家政治力量。最后本文从国家政治的视角出发,剖析了妇女健康事业对妇女主体意识的作用。
其他文献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张大千先生提出了“画有三美——大、亮、曲”等绘画美学理论,这些宝贵的理论给“重形式而轻精神”的当下时代环境与艺术语境带来了启示:中国绘画要承载传统艺术之精髓,并与
抗日战争时期,为抗敌救国、整顿吏治、推行新县制等,广东军、政系统成立了很多干部训练机构,形成一个训练体系。干部训练包括学员入学、训练、成绩考核、学员结业及联络等一系列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本文以1821—1911年间刊行的浙籍学者著(译)述为考察对象,以清代以来出版的各种书目、地方文献等资料为依据,以定性研究与量化统计相结合的方法,通过观察各个时期浙人著述的数量
总结了数据采集器校准实践工作的多年经验,给出了自动气象站采集器的校准方法、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并以使用JJQ1型信号模拟器校准DT50采集器为例,介绍了示值校准方法和流程
粮食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本物质条件,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物资。在战争时期粮食更显得尤其重要,它成为关系到战争胜败、民族存亡的重要问题。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在抗战
鸦片战争开埠通商后,上海获得飞速的发展,到了晚清后期,上海已经一个寂寂无闻的小县发展成为全国的文化中心,走在引进西学的最前沿。由于城市本身的开放,上海思想文化的活跃空间要
城市群是新型城镇化的主体形态,也是绿色发展的重要空间载体。以海峡西岸城市群为研究对象,构建城市群绿色发展综合评价体系,采用改进的层次分析法、熵权法、聚类分析法等方
民国时期江南地区大部分人民以务农为生,土地是最重要的家庭财产,其中绝大部分来源于继承。本地区的土地继承方式主要是诸子分家析产,本文利用民国江南的分家书以及分家资料,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