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我国民诉第三审程序

来源 :青岛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K753167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整个民事诉讼体系中,审级制度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目前,三审终审制是各国审级制度的惯例,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本文在借鉴国外先进立法经验和运作模式的基础上,结合国情,提出了构建我国民诉第三审程序的具体构想。全文一共分为如下六个部分:第一章,上诉审制度的基本内涵和价值追求。本章从法理学入手,明确上诉审制度的基本内涵,阐释上诉审制度所追求的三个价值目标。第二章,我国上诉审制度现状及原因分析。通过分析我国司法制度中的一些固有缺陷,找出这些缺陷背后隐藏的根本原因。这些从另一方面论证了构建第三审程序的必要性。第三章,在我国构建第三审的可行性分析。从成本的角度分析,构建第三审程序不仅不会造成司法资源的浪费,相反,它影响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和谐发展,因而具有非常可行性。第四章,国外先进立法经验的借鉴意义。构建科学的第三审制度,必须借鉴其他国家的先进立法经验,为我所用。第五章,建立第三审程序的具体构想。作为本文的核心部分,本章详细设计了第三审的功能性质,以及启动、受理、审判等各个环节,同时对第三审做出了必要的限制,使其既有利于自身功能的实现,又可以优化司法资源,实现司法正义。第六章,建立三审终审制下的有限再审制度。只有处理好再审制度与终审制度的衔接问题才能保证司法改革目标的实现,本文提出了构建再审之诉,建立有限再审的设想。
其他文献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的经济得到了高速的发展。然而,传统的粗犷型经济增长方式是以牺牲环境和资源的极度浪费为代价的,伴随而来的是环境的恶化、资源面临枯竭等恶果。随着人们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进步,网络正全方位、深层次地影响着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一种全新的文化形态——网络文化应运而生。高校由于在人才培养和信息资源中的
英语展示课是英语教学中具有无限生机和活力的课型,通过展示课,学生的各项能力将会得到提升。 English display class is a class with unlimited vitality and vitality in
期刊
学位
三原儒士贺瑞麟(1824—1893)作为晚清关中理学家之一,其思想的产生和流变,从侧面反映了程朱理学在晚清时期的发展状况。贺瑞麟生活的时期,西方列强已经从沿海侵入中国。身处衰世,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