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清初小说中的妒妇形象研究

来源 :北京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df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国古代史和各种笔记文中,历朝历代都有所谓“妒妇”的记载,她们由“吃醋”的普遍心理到心生“嫉妒”以致演变成“泼悍”,几乎可以构成一部“女性嫉妒史”。不过,从《世说新语》到《太平广记》,晚明之前的“妒妇”形象基本上是以个体的形式孤立存在。到了明末清初,“嫉妒”成风,妒妇们大量出现,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叙事文学中也出现了一大批的妒妇形象,甚至有一类小说专以描写妒妇形象为主,并把“疗妒”当成小说的宗旨。本文把视点放在中国文化的背景之下,从性别分析入手,以女性的生存为重点对明末清初小说中的妒妇形象进行分析研究,以期对这一特殊的文学现象有更深广的认识。 本文分为三章。 第一章是对明末清初的“疗妒”类小说和妒妇形象进行总体研究,主要通过明末清初“妒风”现象与前代“妒风”现象的比较,说明明末清初“疗妒”类小说的创作背景,以及这类小说以“疗妒”为宗旨的叙事模式,并通过对这些妒妇形象的行为和结局分析把握其形象塑造特点。 第二章侧重从社会文化和女性自身两个大方面对妒妇形象的泼悍原因进行比较全面的分析和探讨:礼法规范与现实生活的严重错位导致妒妇出现,既有传统文化基因又有其活动的现实生活土壤,这是妒妇存在的社会文化因素;从女性自身来说,女性对生存危机的焦虑心理和应对方式导致了妒妇人格生成和泼悍行为。 第三章从文学史和社会价值两个层面给古代妒妇形象以文化定位:从文学史上来说,“疗妒”文本中存在着男性话语以及“暴露一惩治”的类型叙事,对后代小说的创作有一定的影响;从社会价值方面说,通过对古代男性多偶制家庭中的两性关系的分析,进一步阐释封建男权社会文化背景下的妒妇问题,最后论述随着社会的进步对女性嫉妒的的理解和思考。
其他文献
“学校精神”具有独特而又不可替代的作用,越来越多的学校把培育学校精神作为学校管理的突破口和着力点,并着手探索学校精神的具体操作模式,以期将学校管理推向特色管理、高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高中化学课程是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对发挥化学的价值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
本文以构式语法为理论指导,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尝试对现代汉语副词“都”所参与形成的各种构式(construction))初步予以梳理,构建副词“都”的构式系统,如“都”字构式的内涵和
The stability and productivity concerning a modification on the traditional room and pillar for a new selective technique at the Portuguese Panasqueira Mine hav
济南奥体中心体育馆采用大跨度弦支穹顶结构.结合工程结构特点,对张拉方案进行优化比选,最终确定选择径向钢拉杆张拉法进行预应力拉索施工.在结构进行正式张拉前,采用虚拟张
蚌埠龙湖体育馆为平板网架结构,正交预应力空间桁架为屋顶主要受力构件.介绍了双向体外预应力钢结构及其节点设计和施工技术.采用有限元计算软件MIDAS/gen对钢结构应力和变形
本文旨在以山水游记这一文体视角切入,将元代山水游记完整、客观的呈现出来,并通过深入挖掘其内在的文学、文化价值,进一步认识古代游记文学及元代文人的精神面貌。 本文将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