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油提取新工艺及其品质的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wulit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油茶籽油的提取工艺目前采用的主要是传统的压榨法和有机溶剂浸出法。本研究以传统的木本植物油料——茶籽为原料,探讨茶油提取的不同新方法及其相关品质。本文研究了超临界CO2萃取茶油的工艺条件;研究了微波水代法提取茶油的工艺条件;研究了微波水酶法提取茶油的工艺条件;比较了不同提取方法所得茶油的品质及脂肪酸组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对超临界CO2萃取茶油工艺参数(萃取温度、压力和时间)进行优化,得出对茶油提取率的影响主次顺序为:萃取压力>萃取温度>萃取时间,最佳修正工艺参数为:萃取压力为30MPa,萃取温度为45℃,萃取时间为2.5h。此条件下,茶油提取率在95%以上,说明超临界C02流体萃取技术完全可以应用于茶油的提取工艺。2.研究表明,微波处理的茶籽油脂提取率明显高于不经微波处理的茶籽,说明微波处理对水代法提取茶油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单因素实验表明,微波时间、料液比、提取温度和提取时间对茶油提取率影响较大,而离心速率和时间对茶油提取率的影响不明显。通过正交实验得出微波水代法提取茶油的最佳修正工艺参数为:微波时间为120s,提取液5%氯化钠,料液比为1:4,水浴温度为85℃,水浴时间为2.5h,离心速率为4200r/min,离心时间为15min。此条件下,茶油提取率达到62%左右。3.通过对微波水酶法提取茶油的工艺进行研究,发现酶解前后各进行一次提油的工艺明显优于酶解后一次性提油的工艺;微波处理的茶籽油脂提取率明显高于不经微波处理的茶籽,说明微波处理能促进油料细胞或组织的破碎,提高茶油提取率;不同酶制剂对茶油提取影响不同,但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复合酶作用效果优于任何单一酶的作用效果。本研究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得出微波水酶法提取茶油的最佳修正工艺条件如下:料液比为1:4,水浴时间为30min,水浴温度为90℃,微波时间为120s,酶解pH值为6.5,酶解温度为50℃,复合酶添加量为0.9%,复合酶(中性蛋白酶和纤维素酶)的复配比例为6:5,离心速率和离心时间分别为4200r/min和15min。在此条件下,茶油提取率达到83%。4.通过对压榨、有机溶剂浸出、水代、水酶、超临界茶油以及精炼茶油的品质进行对比,发现水酶法和水代法茶油各项指标都相近,与其它提取方法所得茶油相比二者颜色最浅和清亮,密度、酸价和过氧化值均较小,更接近于精炼后的茶油,无需精炼就可以达到国家一级食用标准。茶油中含有少量角鲨烯和VE,并且随提取方法不同两者的含量不同。压榨茶油中的角鲨烯含量最高,而超临界提取茶油VE最高;水酶法、水代法和有机溶剂浸提茶油角鲨烯和VE含量相近,压榨茶油中的VE含量较低。但是较精炼茶油角鲨烯和VE含量,各种提取方法所得茶油都有提高。各方法所得茶油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都达到近90%,其中油酸和亚油酸高达75%-85%,饱和脂肪酸主要为棕榈酸和硬脂酸,两者约占10%,说明不同提取方法对茶油的脂肪酸组成没有显著影响。
其他文献
子宫内膜异位症(EM)为雌激素依赖性疾病。治疗EM的中心法则是使雌激素的产生与作用减少(双侧卵巢切除、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或增加雄激素作用(丹那唑、甲睾)。
纵观人类社会的经济发展历程,非均衡发展是一种普遍现象,因此要研究经济问题,非均衡发展是必须关注的议题。作为非均衡发展模式最具代表性的理论之一,增长极理论突出重点区域
<正>微课是一种由PPT(幻灯片)转化而成的教学视频文件,不仅可用于学科知识的教学实践,服务于学生知识的学习和思维的训练,还可以与心理教育有效整合,充分发挥其独特的优势来
期刊
目的:评价婴幼儿支气管炎中药外洗液皮肤用药的安全性。方法:采用SD大鼠进行急性毒性实验,观察完整皮肤及破损皮肤多次接受高剂量洗液所产生的急性毒性反应。采用白家兔进行
近年来,机械结构学方面的研究和进展对机构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利用图论等作为工具对机构运动链结构进行研究使机械结构学的分析过程变得更加简明、清晰。机械设
<正>了解我市各级接产机构产科专业人员构成情况,全面掌握不同级别接产机构产科服务能力,为卫生行政部门对辖区内产科人才的引进、培养,合理配置提供决策依据。对全市所有助
为检测羊口疮病毒,本研究设计了针对羊口疮病毒B2L、F1L和VIR 3个基因的特异性引物,建立了一种针对羊口疮隐性感染的三重PCR检测方法,并分别对其最佳反应条件、特异性及敏感
宝钢2050热轧于1989年建成投产,经历二十多年的新产品开发,以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其在品种与规格上均比设计时有较大的突破。新型高硬度组轧材的变形抗力目前难以在原设计的
教学行动研究的核心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自我反思。它强调教师作为研究者从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并以此作为研究课题,以正式或非正式的方式进行系统的、反思式的研究。行动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