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食管癌是人类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我国食管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居高不下。晚期食管癌的治疗效果总体不佳。目前,人们对食管鳞癌发生发展机制的认识仍然有限,亟需在食管癌个体化诊断和治疗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TP53作为目前被发现的最重要的抑癌基因之一,是维持基因组稳定性、调控细胞增殖凋亡水平的一个关键因子,与癌症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绝大部分人类癌症中都存在TP53基因突变,但对于其在肿瘤中的异质性情况研究较少。本研究拟探讨TP53在食管鳞癌的突变情况及其在肿瘤内部多个取材位点的异质性状态,为进一步揭示食管癌发生发展机制、以及个体化诊疗提供可能的理论依据。方法:收集30例食管鳞癌根治术患者的手术标本,每例病例取一块手术切端组织(正常组织)和4块不同区域肿瘤组织(每个区域肿瘤组织之间相距约0.5 cm),分别标记为N、1T、2T、3T、4T。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法和直接测序法检测TP53基因第2~11号外显子突变状态,并且对患者年龄、性别、临床分期,TNM分期和分化程度等相关因素进行Fisher分析,探讨TP53基因突变与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最后评估各病例瘤灶内4个不同位点TP53基因突变情况分析其突变的瘤内异质性。结果:在30例被测食管鳞癌肿瘤中,发现18例肿瘤存在TP53基因突变,占60%(18/30)。其中,16例为点突变(3例为无义突变,13例为错义突变);另两例为导致移码的缺失突变。大部分突变集中于TP53基因5~8号外显子,其中5号外显子的突变率最高,为23.3%(7/18),第6、7、8、10号外显子突变分别发生在3例、2例、4例和2例中,其余外显子未检测到突变。在2例肿瘤中检测到第282位密码子突变(R282W),3例检测到第175位密码子突变(R175H)。观察每例肿瘤各位点突变等位基因峰高与正常等位基因峰高之比(即relative intensity,RI值),发现在存在点突变的16例中,12例的4个肿瘤位点的RI之间存在很大差异,特别是有2个病例,肿瘤内有的位点虽然癌细胞比例较高,其TP53突变的RI值却较低;同一肿瘤内其它位点癌细胞比例较低者,其TP53突变的RI值反而很高。其余4例瘤内各位点RI值也不一致。结论:TP53突变在超过半数的食管鳞癌患者中存在,TP53突变在食管鳞癌患者中具有显著的瘤内异质性,TP53突变与临床病例参数均不具有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