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山火山盆地三维地质结构模型的构建及分析

来源 :东华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4maji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中国地质调查局“相山火山盆地深部地质调查”项目为依托,研究相山火山盆地-3000m以浅变质基底、火山—沉积地层、流纹英安岩、碎斑熔岩、粗斑花岗斑岩、断裂构造等目标地质体的三维空间形态特征。以GOCAD软件为建模平台,覆盖整个盆地的19条大地电磁测深(MT)地质解译剖面为主要建模数据,并结合地表填图数据、钻孔、勘探线剖面等数据,构建了相山火山盆地三维地质结构模型。  本文主要从模型的构建及模型的应用2个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在模型的构建方面,首先对获取的多源地学数据进行预处理,统一比例尺及坐标系统,建立原始资料数据库。根据地表地质填图数据、MT地质解译剖面数据构建各目标地质体的地质界面,以高精度的地表填图数据、钻孔、勘探线剖面图等数据为约束数据,使生成的地质界面与已有地质数据都能够较好吻合。将已构建的地质界面组合生成面模型,对面模型进行网格充填和对网格赋予相应的地质属性生成实体模型,并对面模型和实体模型进行地理要素整饰;在模型的应用方面,根据模型强大的三维可视化、三维空间计算、任意方向切制剖面等功能,对模型中各目标地质体的产出形态进行了相关地质学分析。在三维空间内,根据已探明铀矿化信息与地质体之间的关系,总结了铀成矿规律。  本文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主要有:(1)根据19条MT地质解译剖面、地表地质填图数据、钻孔、勘探线剖面图等数据,构建了相山火山盆地三维地质面模型、三维地质实体模型;(2)总结出了基于剖面数据的不同地质界面的构建方法及相关技巧;(3)根据已构建的模型,对盆地内主要地质体三维形态进行了详细描述,并对盆地的演化进行了总结;(4)根据已探明铀矿化信息与地质体之间的关系,认为在构造复合部位、基底界面及火成岩组间界面的形态突变部位都是铀矿富集沉淀的有利部位,并在三维空间内圈定了一处铀矿有利找矿远景区。
其他文献
抓好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工作是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重要保证○李虎林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提高国有经济的整体质量和素质,充分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是党的十五大提出的实现
当前,全球环境变化和区域响应研究已成为科学界关注的焦点。“现在是认识过去的钥匙”。过去全球变化(Past Global Changes)是全球变化研究的核心计划之一,其主要目的是预测未
经过多年的发展,民生新闻在我国的社会当中有着一定的重要地位,深受我国的广大群众喜爱。但是,随着其发展越来越迅速,不可否认的是节目中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如节目内容的低
本文以山西某煤矿采空区为研究对象,结合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测氡法对采空区进行了综合地球物理勘查,利用两者相互验证、互相补充探明采空区的埋藏深度及分布范围。在综合
一串红(Salvia splendens),又名西洋红、墙上红、爆竹红等,是唇形科(Labiatae)鼠尾草属(Salvia L)多年生草本花卉,常作一年生栽培。一串红是重要的花坛花之一,更是“五一”、
随着大庆油田开发的不断深入,各套井网、层系均已进入高含水后期开采阶段,剩余油分布日趋零散,挖潜难度越来越大。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技术文献和研究成果的调研,针对大庆油
一个地区植被覆盖情况不仅与区域气候变化息息相关,也与人类活动的影响密切相关。利用土壤剖面的地球化学信息获取有关气候变化的规律,能一定程度上了解岩溶地区石漠化形成和
一、教学背景rn新课标指出英语课程承担着提高学生综合人文素养的任务,但现实英语学习过程中,学生没有明确目标,教师一味强调西方文化知识的传入,很大程度上忽略中国传统文化
期刊
2017年11月7-9日09:00-17:00 2017年11月10日09:00-15:00中国·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中国上海浦东新区龙阳路2345号自1958年起,杜塞尔多夫interpack专业展就一直在见证着加工和
纵观我国旅游业发展格局,宏观上旅游业蓬勃发展,微观上区域旅游业竞争加剧,以旅游资源为基础的初级旅游生产要素竞争,正逐步被以区域经济、政府政策、基础设施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