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秒脉冲诱导肝脏再生及抗肿瘤免疫的机制研究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f45d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
  作为一种新兴的局部肿瘤消融方法,纳秒脉冲电场(nsPEF)消融已被证明可引起肿瘤特异性T细胞免疫反应,但有时这种反应却不能有效抑制肿瘤生长。此外,关于纳秒脉冲电场在消除肝脏病变时如何影响肝脏再生知之甚少。此外,在此过程中还应考虑纳秒脉冲电场消融对肝功能的影响。这里,我们探讨了纳秒脉冲与肝脏再生及诱导产生抗肿瘤免疫抑制有关的的机制。
  研究方法:
  我们通过测量血清AST和ALT的水平以及通过组织学和血清学方法研究了纳秒脉冲电场消融对肝功能的影响,评估了纳秒脉冲处理后肝脏的再生情况和相关分子机制。此外,我们又研究了PD-L1在肝癌细胞表面的表达及其在上清液中的含量。此外,在纳秒脉冲电场消融小鼠模型中分析了肝癌组织中肿瘤灶CD8+T细胞的浸润和PD-L1表达以及浸润的CD8+T细胞的免疫功能。此外,在小鼠肝癌模型中评估了纳秒脉冲电场消融和抗PD-L1治疗的联合治疗效果。
  研究结果:
  我们发现,肝脏消融后,小鼠肝功能表现出暂时性损伤,但不伴有明显的体重减轻。此外,局部肝脏纳秒脉冲电场消融促进了全肝肝细胞的显著增殖,同时HGF水平升高。此外,c-met抑制剂可显着抑制肝细胞的增殖。有趣的是,消融区域可见高水平的PDGF和大量活化的肝星状细胞。此外,中和PDGF能够明显抑制肝脏再生、HGF水平升高和活化肝星状细胞的积累。同时,我们证实了在纳秒脉冲电场消融后,PD-L1+肿瘤细胞的百分比和PD-L1在肿瘤细胞表面的表达增加了。此外,nsPEF消融后,浸润肿瘤的CD8+T细胞的密度增加,并且暂时抑制了肿瘤的生长,但随后又恢复了治疗前的生长速率。从机制上看,在纳秒脉冲电场消融治疗的小鼠中发现了PD-L1在肿瘤和血清中的高表达,而CD8+T细胞的增殖能力差,活化水平低,且耗竭比例升高。此外,nsPEF消融和PD-L1阻断的联合治疗显着提高了增殖和活化的CD8+T细胞的百分比,并降低了其耗竭程度,从而有效抑制了肿瘤的进展并延长了小鼠的生存期。
  研究结论:
  我们的研究表明纳秒脉冲电场不仅是一种安全的消融方法,而且可以通过消融区域内PDGF的上调激活HGF/c-met途径来刺激整个肝脏的再生。此外,纳秒脉冲电场消融后PD-L1/PD1轴在抗肿瘤免疫抵抗中具有关键作用。PD-L1阻滞是增强纳秒脉冲电场消融在肝癌治疗效果中的一种颇有前景的疗法。
其他文献
学位
期刊
学位
学位
会议
学位
学位
目的:  SaCoTMVLM是一款带有可视镜头可用于引导插管,且具有胃管引流通道的新型视频喉罩。目前关于其在临床应用的资料较少,本研究使用该款喉罩进行全麻气道的管理并引导插管,观察其在全麻患者的气道管理中应用的有效性、安全性以及引导插管的可行性。  方法:  采取随机、对照、单盲的前瞻性研究方法。随机选取了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于2019年4月至8月择期行妇科、骨科或腹腔、乳腺等手术的患者79
学位
目的:了解先天性肛门闭锁患儿主要照顾者对照顾事件的消极和积极体验现状,并探索其影响因素,为进一步构建干预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采用混合设计,综合利用质性研究以及横断面调查,对肛门闭锁患儿主要照顾者的照顾反应进行探索与调查分析。质性研究采用目的抽样法,于2018年11月-2019年3月期间,选取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先天性肛门闭锁患儿主要照顾者进行半结构化深度访谈,并利用多量性研究问卷中开放性问题回答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