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代小说中维多利亚价值观的颠覆与重建

来源 :东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drjc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英国文学史上,托马斯?哈代是一位享誉世界的作家,他的一生横跨两个世纪。在维多利亚时期,哈代以小说著称于世,是十九世纪英国批判现实主义小说的代表作家。他生活在维多利亚社会的转型期,正值英国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的时期。工业化使农村旧的生产方式逐步解体,与此同时,人们的价值观也随之发生了改变。哈代的小说不仅展现了维多利亚后期英国社会的变化,而且还深刻地反映了维多利亚时期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和底层农民所遭受的毁灭性打击。哈代以理性眼光和批判精神,揭露了传统价值观的弊端,试图颠覆和重建维多利亚价值观。本文从哈代作品中选取三部最具代表性的长篇小说:《卡斯特桥市长》、《苔丝》和《无名的裘德》,以维多利亚价值观为视角,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结合批判现实主义理论,通过对典型人物和典型事件的分析,阐释他的作品中所体现的对维多利亚传统价值观的颠覆和重建思想。本篇论文共分六个章节进行论述。第一章介绍论文视角的创新性和论文研究的现实意义。第二章主要论述迄今为止国内外对哈代小说已有的相关研究。第三章介绍论文的理论背景和哈代的批判现实主义写作原则。第四章论述哈代小说所呈现的颠覆思想。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宗教信仰的坍塌,家庭纽带的丧失以及对工业化盲目乐观的质疑。哈代批判教条主义宗教,揭露基督教对人的迫害,强烈抨击父权社会下对女性的摧残,反对宗教婚姻,并对工业化造成底层农民的生活困境表现出同情,体现了作家的人文关怀。第五章论述哈代小说所体现的重建思想。哈代试图重建维多利亚价值观,但经过种种探索,由于受到社会历史发展趋势以及哈代本人思想的矛盾性影响,他无法指出解决矛盾的正确途径。因此,小说的主人公怀疑上帝的存在,甚至放弃宗教信仰的同时又无法摆脱宗教的束缚;向往自由婚姻最后又回归到宗教婚姻;敌视工业化又赞扬工业化所带来的好处。可见,哈代的重建具有局限性。第六章结论。哈代的思想具有超前性和预见性,早已超越了他所生活的维多利亚时代,他本人对社会问题的思考和矛盾心理在其作品中得到了极致的体现,为英国文学乃至世界文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本文通过对哈代小说维多利亚价值观的研究,阐释作品中的颠覆与重建思想,试图开拓哈代小说的研究视角,以期待对我国社会转型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有启示作用。
其他文献
本文的选题是基于将翻译这一信息的传播手段与其它相关学科相结合进行研究的想法。这里将要与翻译结合的一门学科是语用学。论文将以翻译学和语用学的相互作用为切入点,深入分
《紫色》是爱丽丝·沃克的代表作,1982年第一次出版就在美国文坛引起了巨大的轰动。小说主要讲述了几个主要女性角色西丽、索菲亚和吱吱叫等人的成长历程和各自的命运,她们被
本文首先从认知语用学的关联理论在中国的发展着手,阐述了Sperber及Wilson的关联理论。并运用Sperber及Wilson的关联理论说明关联理论在语用翻译中的体现。这篇论文共分六大部
进入二十世纪以来,美国成为政治、经济和科技的“领头羊”,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英语在全世界范围的传播。此外,英语自身结构上的一些优点,如广纳其它语言的词汇、较为简单的屈折
语言是人类交际活动中最重要、最有效的交际工具。然而,言语交际是一个复杂微妙的过程。在交际中,交际者常借助话语表达某种意图,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弦外之音”,“言外之意”。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