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深度学习的高中地理“活动”栏目应用研究——以2019年人教版必修第一册为例

来源 :长春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ppyboy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实施背景下,深度学习与地理课程的应用相契合。深度学习作为新时代培养人才的重要教学方法,在地理教学中主要体现在地理实践能力、地理思维能力以及地理价值观方面。现如今,如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深度学习,仍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活动”栏目是地理教材中的重要模块,具有灵活性、综合性的特点,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合理应用“活动”栏目可有效培养学生的深度学习。本文从文献分析法所总结的规律出发,梳理了深度学习和地理“活动”栏目的概念,并对两者融合的可行性进行分析。结合2019年人教版必修第一册教材,将深度学习“活动”栏目分为三类,分别为:应用类、分析类和综合类“活动”栏目,并对其进行解析。本文通过访谈法与课堂观察法,分析了基于深度学习的地理“活动”栏目应用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并基于存在的问题分析应用策略及设计具体案例。本文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1)明确了深度学习和地理“活动”栏目的内涵,并对基于深度学习的地理“活动”栏目进行分类。(2)通过访谈法归纳深度学习与地理“活动”栏目融合的可行性。并通过课堂观察法明确应用类、分析类、综合类“活动”栏目与地理实践能力、地理思维能力和地理价值观的对应关系。(3)充实基于深度学习“活动”栏目的素材应用;扩充基于深度学习“活动”栏目的实践安排;丰富基于深度学习“活动”栏目的绘制形式;构建基于深度学习“活动”栏目的评价体系的应用策略。(4)针对基于深度学习的地理“活动”栏目的三种类型,从中各选一个进行案例分析。
其他文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以下简称“十四五”规划)提出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理念,将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持续改善环境质量以及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作为工作重点,对绿色发展做出了明确而具体的筹划。在《全国国土规划纲要(2016-2030年)》(以下简称《纲要》)中,明确强调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过程中,对东北地区城市群建设应加
学位
在中国数十年来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的大背景下,形成了独特的城市化路径与模式。局部地区的城市收缩对中国的新城镇化建设带来了巨大的冲击。然而,目前关于城市收缩的研究主要是建立于西方语境框架下,对中国独特的城市化并不适用。并且,中国对于城市的定义也明显区别于西方城市的定义。在中国的城市管理和城市研究中,许多研究基于行政视角审视城市,而忽略了城市空间本身。以上种种,无疑使得中国的城市收缩陷入困境。因此,以实
学位
地理作为高中教学的必修课程,地理课堂教学活动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发展。课堂总结教学环节对整个地理课堂的教学内容承担着归纳、延伸、应用与反思等的重要作用。应用行之有效的地理课堂总结方式组织教学可以起到开拓学生的思路、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等作用,提升了高中地理课堂总结教学的效果。本文以高中地理课堂总结的方式为主题,主要阐述了高中地理教学中的课堂总结方式及在实践中的应用。通过
学位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已经非常普及,但这种手持移动设备拍摄的照片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模糊现象,严重影响了图像分类、语义分割等后续的处理和应用。因此研究图像去模糊问题具有研究意义和应用价值。传统盲去模糊方法主要利用自然图像的一些先验信息作为正则化项来求解图像去模糊数学模型,迭代估计模糊核进而估计出清晰图像,但此方法计算复杂,且恢复出的图像质量偏低。近年来,深度学习技术在图像
学位
随着时代的发展,素质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教育部于2017年颁布了《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版)》,提出了“培养当代公民必备的地理核心素养”的基本理念。同时新课标也提出选取典型的或者身边的案例加强对学生区域认知素养的培养,了解区域及其发展的多样性,引导学生通过案例与地理知识的结合进行思考,从而形成独立的结论。在目前的高中地理教学中,老师习惯于直接利用教材所给的案例,但是课本中的案例比较单一,不
学位
目前我国经济增长非常迅速,城市化与工业化迎来了高速发展,同时也造成了越来越严峻的环境问题,其中工业部门作为主要污染源,面临着碳减排与大气污染物减排的双重压力。因此,开展工业部门的协同效应研究,对我国工业转型升级、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绿色经济可持续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本文以工业部门温室气体与大气污染物为研究对象,立足于行业异质性视角,将我国工业33个行业划分为资本技术密集型、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
学位
降雨是造成水土流失和地表径流紊动的关键因素,植物叶片作为雨水的直接接触面,在雨滴动能作用下会发生弯曲、扭转并产生一定振动,通过振动将雨滴下落动能逐渐耗散,减缓高空雨水对土壤表面直接侵蚀。雨滴撞击树叶过程受多种因素影响,复杂程度也远远超出直接研究普通固体或液体表面的情况,以悬臂梁为代表的简化模型其性质与真实树叶差异较大,难以完全反映叶片振动的真实过程,而直接用于监测树叶振动的装置系统又相对较少,这就
学位
随着时代持续发展,教育也与时俱进。核心素养已成为当今教育变革与发展的国际趋势,我国为深入落实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教育部制定了《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明确提出将思维品质列为高中英语学科教学的培养目标之一。尽管发展学生思维品质的重要性已被社会大众认可,但提升学生思维品质的具体教学活动在英语课堂中体现得还不够充分。本研究以语言与思维关系理论和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理论为理论基础,以C市
学位
人地协调观在高中地理核心素养中处于核心地位,这种价值观念的产生与内化,都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得以体现。培养这种价值观,有利于弥补当代学生对于人地关系认知的不足,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人地关系,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态度,达到当前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关于价值观层面的要求。随着地理课程改革的深化,人地协调观的培养已经取得一定的研究成果,但是对于如何评价和反映学生的培养效果和水平情况,相对而言目前涉及这方面的研究较
学位
《大中小学国家安全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国土安全作为国家安全的重点内容之一,在国民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认为地理学科在国土安全教育方面需要承担较重的任务。现如今国土安全教育的培养成为高中地理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以概念体系教学作为国土安全教学基础,可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国土安全知识体系。根据《大中小学国家安全教育指导纲要》、《国家安全法》、《国际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对国土安全进行界定,并从地理学、政治学、历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