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土超深基坑施工开挖离心模型试验研究

来源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同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lvme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上海地铁建设进入高潮,很多地铁车站要求深开挖,不少开挖深度超过20m以上。因地铁基坑深度加深,面临着许多新问题,需要对超深基坑开挖效应进行深入研究。本文以上海软土地铁超深基坑工程实际为背景,利用离心模拟试验,辅以数值模拟手段,结合现场施工数据,研究超深基坑施工效应,主要工作与结论如下: 1.通过对比分析各种离心模拟基坑开挖方式,提出用停机开挖加撑的方式进行超深基坑开挖过程的模拟。详细阐述了离心试验的从模型设计、试验准备和开挖的整个试验过程; 2.利用离心模型,针对两类开挖深度的超深基坑施工进行试验,研究不同地层、不同地下连续墙入土深度对超深基坑开挖施工效应的影响。通过对试验数据分析,比较基坑开挖是地下连续墙变形、地表沉降、主动区土压力及变化及相互关系,得出超深基坑开挖变形规律:超深基坑开挖地下连续墙变形深度效应明显,开挖达到一定深度后,地下墙变形并不继续变大而是保持稳定,最大值位置向下移动,其高度一般位于相应的开挖面附近;土压力的变化较好的吻合了地下连续墙的变形状况,土压力是土体与墙体变形协调的结果;周围地表沉降为凹槽形,与地下墙体变形曲线类似;合理选择地下墙插入比,墙趾要刺入性质比较好的持力层中,保证超深基坑工程的稳定性; 3.借助数值模拟手段和工程实测数据,对离心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补充,并加以验证,结果表明三者之间具有很好的吻合性。
其他文献
膜分离技术被认为是本世纪最具有发展潜力的水处理技术。但是,如何使膜过滤能够长期、高效、稳定的运行,是目前膜分离技术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因此,本文在混凝预处理的基础上,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有了飞速的发展,各种新型结构不断创造出来且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并已经运用到各个领域,其中大跨度空间钢结构是发展应用最快的结构形式之一,如国家大
土体的结构性是指土体颗粒和孔隙的性状和排列形式(或称组构)及颗粒之间的相互作用。绝大多数天然土都有一定的结构性,软土由于特定的历史条件和矿物成分,同样具有结构性,其结构
火灾会对钢筋混凝土结构造成较大的损害,但一般通过修复加固还是可以继续使用的,在火灾后受损钢筋混凝土结构修复加固方面,研究人员先后提出了多种修复技术和加固方法,如置换法、
城市原水系统是城市水系统的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城市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的原水需求不断的增加,为满足不同历史时期的城市供水需求,逐步形成了多水源、多种输配水工程、多级
我国大跨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刚构)桥取得了巨大发展,为我国的桥梁和交通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近年来有不少桥梁出现了病害,其中桥梁的长期下挠和开裂问题尤为突出,这些病害严
学位
高层建筑结构中,连梁起着调节和保证联肢墙和核心筒筒壁侧向刚度的作用,是剪力墙结构抗震设计的第一道防线,合理设计的连梁可以起到很好的耗能作用。各种震害和试验研究表明,
混凝土箱梁节段的短线台预制浇筑方法作为一种刚刚在国内崭露头角的桥梁施工方法,正在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它具有快速灵活的预制进度安排,高度的机械化、自动化,可以大量节约人
隧道的开挖将不可避免地扰动地下岩土体,引起地表沉降和变形,土体变形到一定的程度,将影响地面建筑物的安全和地下管线的正常使用,因此提出较为可靠的由隧道开挖引起的地层位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