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应保障国家队女子网球运动员、降低运动损伤发生率的任务要求,采用2012年奥运攻关综合科研服务课题《姿势与肌肉评估在网球运动损伤康复与预防中的应用》的评估思路,做出实时有效的反馈,对运动员进行针对性的预康复训练,以降低损伤发生率,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表现和运动成绩。研究方法:以13名国家队女子网球运动员为受试者,首先对其进行损伤调查,根据损伤调查结果,针对性地通过测量ROM、肌肉长度、静态和动态测试,评估其损伤风险。 研究结果:1.慢性损伤发生率高于急性,损伤程度以轻度为主,中度损伤或长期损伤多见。最常见的损伤部位依次是:腕/手(28%)、下背部(23%)、肩(17%)、膝(15%)。优势侧的损伤(49%)多于非优势侧(28%)。治疗方法以传统方法为主,易复发;2.损伤风险评估中,肌肉长度、ROM和静态和动态姿势出现优势侧与非优势侧间差异的专项改变。肌肉长度特点:优势侧的胸大肌、胸小肌、背阔肌、股四头肌与非优势侧相较出现短缩;非优势侧的髂腰肌、股后肌群、髂胫束、臀大肌和小腿后群肌的肌肉长度短于优势侧。ROM改变:肩关节内旋ROM与正常值相比减小,而且优势侧减小程度更大(P<0.005);髋关节内外旋ROM均在正常范围内,但优势侧髋内旋和非优势侧髋外旋的ROM出现下降趋势。静态姿势特点:头前伸、翼状肩胛、肱骨头前移、手臂内旋、优势侧髂前上棘较非优势侧高(骨盆侧倾),重心前移。动态评估常见异常动作:坐位胸椎向非优势侧旋转范围较大,站位脊柱后伸偏向优势侧,深蹲重心偏向优势侧、手臂前落、下蹲未超过90°,单足蹲优势侧下肢稳定性较差。 研究结论:国家队女子网球运动员损伤发生率高,主要出现在腕、腰、肩、膝等部位,损伤程度较重,复发率高。在ROM、肌肉长度、姿态(静态和动态)的损伤风险评估中,受试者肩、膝、腰表现出较高损伤风险,说明专项导致的肌肉和身体结构变化与损伤相关,并提出预康复训练体系,为后续保障工作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