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我国高校实践教学“知行不一”、社会服务职能体现不足、理论本土化、系统的教学过程模式缺乏等问题本质上是实践与理论的问题。试想你可以看到更远的山峰,你可以望见一片清澈的大海,你踮起脚尖就能触及到天空的云儿,那么你在用脚步丈量大山的脊梁。服务学习是那要征服的大山,实践知识是大山的“脊梁”,山峰和大海是所要展现视角。期望循着实践知识这根脊梁爬上服务学习的山脉,脚踩着实践的土地,踮起脚尖便能触及理论的天空。服务学习是基于学习者实践知识为导向,实现了学校和社会两种情境的良性互构,以平等互惠成长为主线,促进学习者由学习主体向实践知识主体转变的理论和实践。学习者实践知识是学习者信奉的并在具体情境中践行,同时表达善的本能以建构在社会中的存在意义和自我的生命意义,使得内部的与外部的形成动态交互建构的知识系统。本研究运用了科学知识图谱方法(技术支持Citespace)、扎根理论方法(技术支持Nvivo)、统计分析方法(技术支持Spss)三种研究方法。科学知识图谱为扎根理论提供理论储备,而后根据扎根理论分析结果设计教学过程模式并使用统计分析方法检验其效果。科学知识图谱方法基于CNKI全文数据库进行分析,主要涉及服务学习和实践知识的作者与术语混合网络、演进趋势等。扎根理论方法选取云南大学两门课程中的38位同学为研究对象,其中包含两个小组,在收集原始数据过程中进行编码,同时进行比较和理论采样等。统计分析方法选取云南大学2013级本科生219人为研究对象,共回收215份有效问卷,主要对教学过程模式的教学效果检验。本研究的主要结论:第一,服务学习研究的演进从2000—2007年处于探索阶段,自2008—2014年,研究范围拓宽阶段,研究方向转向社会发展和人才培养方面转变。实践知识研究的演进从2000—2003年进入探索阶段,自2004—2014年进入深化和研究范围拓宽阶段。第二,扎根理论分析的结果是服务学习与学习者实践知识的理论概念,学习者实践知识的影响因素、结构模型、理论模型、三大格局。第三,依据理论研究结果设计实践教学过程模式,包含六个阶段:准备、塑型、广泛地摄取、深度地实施、演绎与评价、分享与旨趣。第四,实践教学过程模式的教学效果分析、公共课与专业课教学效果差异分析、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