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色质重塑因子BPTF、BRG1在不同毛色绵羊皮肤的表达与定位

来源 :山西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d198112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哺乳动物的毛色不仅是遗传基础,而且是主要的表型特征和经济性状特征,尤其是羊、兔、水貂、羊驼和其他毛产动物。在哺乳动物中,黑色素细胞可产生真黑素和褐黑素两种黑色素,动物的毛色是由这两种黑色素的分布和比例决定。黑色素由基因和环境因素作用形成。通过许多基因的突变体或相互作用形成哺乳动物的不同毛色。核小体重塑和组蛋白变体的结合主要通过三磷酸腺苷(ATP)依赖性染色质重塑复合物的作用来实现,其为控制基因表达机制的关键组分。研究发现染色质重塑也发生在黑色素细胞和黑色素瘤细胞中,并与黑色素和黑色素瘤的发生发展有关,已有专家对染色质重塑因子BPTF和BRG1基因在色素调控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本试验以黑色和白色绵羊为研究对象,采集黑色和白色各3只绵羊的背部皮肤组织,研究BPTF和BRG1基因在绵羊不同毛色皮肤组织中的表达和定位,推测染色质重塑因子与毛色形成的关系,为探索染色质重塑在毛色形成过程中的调控机制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如下:1.用qRT-PCR法检测不同毛色皮肤中BPTF和BRG1 mRNA相对表达量,结果表明,BPTF基因在黑色绵羊皮肤中的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白色绵羊(P<0.05),BRG1基因在黑色绵羊皮肤中的mRNA相对表达量极显著高于白色绵羊(P<0.01),此外,在绵羊黑色皮肤中,BRG1基因mRNA相对表达量高于BPTF,在白色皮肤中,BRG1基因mRNA相对表达量与BPTF无显著性差异;2.Westernblotting半定量研究BPTF和BRG1蛋白相对表达量,结果表明,黑色绵羊的皮肤中BPTF蛋白表达量显著高于白色绵羊(P<0.05),BRG1蛋白表达量极显著高于白色绵羊(P<0.01),此外,在绵羊黑色皮肤中,BRG1蛋白相对表达量高于BPTF蛋白,在绵羊白色皮肤中,BRG1蛋白相对表达量与BPTF蛋白无显著性差异;3.免疫组化技术定位分析,结果表明,BPTF蛋白和BRG1蛋白在绵羊皮肤中毛囊的毛根鞘及毛球部均有表达。综上研究得出:BPTF和BRG1在绵羊黑色皮肤和白色皮肤中均有表达且存在差异性,且BPTF和BRG1蛋白在毛囊毛根鞘和毛球部均有表达,此外,BPTF和BRG1在绵羊黑色皮肤中表达也有差异性,提示BPTF和BRG1都与毛色的形成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其他文献
平面闸门是水利工程中应用最为普遍的闸门形式之一,是可以在动水或静水中启闭用于控制下泄流量的泄水结构和挡水结构,在水利工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平面闸门在复杂的水力条件下
提高高压断路器的故障诊断准确率对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其运行可靠性具有重要作用。由于高压断路器故障种类繁多、监测信号有限,导致高压断路器故障诊断准确率不高、诊断效率
目的:氟中毒病广泛存在,其代谢产物主要在肾脏聚集。本论文主要研究外源性钙对氟中毒大鼠染氟后肾脏损伤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为进一步阐明氟对肾脏损伤的作用机制及钙对氟中
由稻瘟菌(Magnaporthe oryzae)引起的稻瘟病(Rice blast)是水稻上的主要病害之一,每年会给水稻生产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稻瘟菌作为一种模式病原真菌,人们对其生长循环、发病规
随着我国经济的常态化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以及精准扶贫政策的相继出台,农村地区的经济得到长足发展。2017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已经达到2.41亿,虽然农村居民的总体
随着传统能源的日益枯竭和社会发展对能源需求依旧强劲的趋势,能源来源的结构正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各类新能源比例在能源供应结构中的比重越来越多。风能是一种可再生的清
玉米是世界第三大粮食作物,种植面积仅次于小麦和水稻,我国玉米种植面积达0.2亿公顷,在社会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是为害我国玉米产业的主要
氮、硫是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必需的矿质元素,是调节植物生命活动的重要组分,尤其是在植物体的光合作用和固氮反应中作用重大,但氮硫输入量超过阈值,则会引发负生物效应,产生
水力发电具有清洁、可再生等独特的优势,在水力发电中,水轮机又是最主要的核心部件,因此探讨水轮机内部流场流态非常必要。文章以某电站型号HL124-WJ-75混流卧式为模型,对水
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温度对其生长、生殖和分布起着关键的作用。竹子作为世界上生长最迅速的植物品种之一,既可以防止土壤沙化、水土流失,在维持生态稳定性方面发挥重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