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氮、硫是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必需的矿质元素,是调节植物生命活动的重要组分,尤其是在植物体的光合作用和固氮反应中作用重大,但氮硫输入量超过阈值,则会引发负生物效应,产生酸沉降。桉树是世界上三大速生树种之一,经济效益显著,在闽南、闽西北造林面积达2万hm2。杉木是中国亚热带典型的森林生态系统,也是我国南方重要的用材树种,分布范围很广,林面积占到人工林的60%以上。南方地区酸沉降严重,开展酸沉降对桉树和杉木幼苗养分吸收、生物量分配、光合特性的影响及其对照的研究对南方森林生态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试验以尾巨桉(Eucalyptus urophy×Eucal ptus grandis 3229)和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Lamb.)Hook)实生苗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水平氮、硫复合沉降下,桉树和杉木幼苗养分吸收、光合特性以及生物量分配的响应机制,并且比较了两种苗木之间各生理指标的变化差异,分析了氮、硫沉降对桉树和杉木幼苗生长的影响规律。氮硫沉降下,桉树根、茎、叶中氮浓度均增大,叶片中氮浓度的增大最为明显。桉树各器官中氮浓度变化对氮沉降的反应敏感,叶片和根系中氮浓度最大值均出现在高氮(N 1 g/a)处理下。不同处理下桉树体内氮浓度含量的季节变化为,桉树根系、茎干和叶片中的氮浓度均逐渐减小,减小幅度由大到小为叶片>茎干>根系,分别减小了 44.3%、29.0%和11.9%。杉木各器官中氮浓度变化对硫沉降的反应敏感,杉木根系和叶片中的最大氮浓度值均在单一硫沉降处理下得到,杉木各器官中氮浓度的季节变化呈现出降低-升高-降低的变化趋势。7月至11月中,桉树中磷浓度逐渐减小,11月份中的根、茎、叶中磷浓度分别是7月份相应部位的68.0%、53.9%和68.0%。高硫沉降(S 0.3 g/a)利于桉树根系中磷浓度的增大,但抑制叶片中磷浓度含量,高氮中硫处理下得到叶中磷浓度最大值,分别比高氮高硫处理和单一高硫处理下得到的磷浓度增大了 6.4%和13.4%。不同季节中,杉木根茎叶中磷浓度的变化不同,根系中磷浓度一直呈增大趋势,茎和叶中的磷浓度则表现为降低-升高-降低的变化趋势。杉木的根系和叶片的磷浓度最大值均出现在中硫(S 0.15g/a)复合沉降中。单一中氮沉降下桉树的相对叶绿素含量达最大,比单一高氮沉降下的值增大了 4.9%;中氮高硫处理下获得杉木相对叶绿素最大值,高氮沉降会对桉树和杉木幼苗造成养分胁迫。桉树中平均相对叶绿素含量大于杉木,比杉木增大了 13.8%。桉树和杉木的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变化不同,高氮中硫处理下获得桉树蛋白质最大浓度,而在中氮处理下获得杉木蛋白质含量最大值。三个月中,平均蛋白质含量大小顺序为桉树>杉木,桉树比杉木增大了 0.48%。硫沉降能促进桉树ALA的合成速率,增大PBG含量,其二者最大值均出现在中硫处理中。氮沉降对杉木ALA的合成速率和PBG含量的作用较为明显,随着供氮浓度增大,杉木ALA的合成速率和PBG含量均增大。不同季节中,杉木体内ALA平均合成速率均高于桉树,是桉树的10.9倍,其PBG含量比桉树大4.9倍。不同季节中,两种苗木的净光合速率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均在中氮中硫处理下获得最大净光合速率,而桉树的平均净光合速率比杉木增大了 43.1%。不同氮硫沉降下,桉树和杉木的叶绿素荧光参数变化不同。中氮沉降下,桉树获得Fv/Fm最大值,高硫沉降明显抑制了 Fv/Fm值,比中氮沉降减小了 16.9%。中硫沉降下获得杉木Fv/Fm的最大值,说明桉树对氮沉降反应敏感,杉木对硫沉降反应敏感。氮硫的供应水平明显影响杉木和桉树的生长和生物量累积。在试验浓度范围内,桉树和杉木的苗高、地茎以及生物量的累积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增大。中氮中硫沉降下得到桉树和杉木的最大苗高,高氮高硫则会对桉树和杉木的生长产生抑制作用。中硫中氮处理下,两种苗木的地上和地下部分平均增大率均达最大,桉树的地上和地下增长率分别是杉木的3.8倍和2.3 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