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白皮书是政府或会议正式发表的以白色封面装帧的重要文件或报告书的别称。作为一种官方文件,代表政府立场,讲究事实清楚,立场明确,行文极为规范,措辞比较严密,行业术语广泛使用。广义指政府、议会等公开发表的有关政治、经济、外交等重大问题的文件,封面为白色所以叫白皮书。狭义指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的相关对外通告。世界各国越来越重视以白皮书或相近形式的政府文告,对内对外进行政策阐释,以进一步努力树立自身良好国际形象,并满足国内民众的知情权。自1991年发布第一部白皮书,截至目前,中国已发表了100多部白皮书,涉及民主政治建设、法治建设、政党制度、人权状况、军控、国防、防扩散、宗教问题、人口问题、能源、环境问题、知识产权问题、食品药品安全、互联网以及西藏和新疆等内容,全面准确地介绍中国政府在这些重大问题上的政策主张、原则立场和取得的进展,增进了国际社会对中国的了解和认识,受到了广泛关注。随着“走出去”战略的实施,中国国际地位得到显著提升.政府白皮书的翻译在国内外事物中显然都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文本类型理论是基于文本职能分工,作为重要的突破和重大补充,对传统的翻译等值观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它被引入我国之后,译者对文本类型学给予了极大的重视。在文本类型学的指导之下,以其为基础,结合政府白皮书在国内外的翻译研究现状,作者指出了文本类型学在政府白皮书的汉英翻译中不可或缺的价值。同时作为文本类型学的概述,作者比较了Reiss,Newmark和Snell-Hornby等一些著名文本类型学研究者的文本类型学观点,文本分类。通过分别评述中国传统翻译理论和西方翻译理论的翻译标准,笔者对白皮书的翻译原则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最后作者提出了将文本类型分析应用于白皮书翻译中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