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呼吸道疾病综合征病原多重PCR检测方法建立及应用

来源 :贵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ck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些年来养殖业迅速的发展,养牛业作为养殖业主要产业之一,牛群的疾病引起了越来越多重视。其中牛呼吸道疾病综合征(Bovine respiratory disease complex,BRDC),因为其病因复杂多变,难以应对,对全世界的养牛业都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尽管有大量研究尝试治疗牛呼吸道疾病综合征,但是这些措施对减少牛呼吸道疾病综合征的影响作用有限,因此从根源找出该病发生的病因,从而对症治疗显的更为关键。国内外许多研究表明:牛呼吸道综合征病因既有DNA病毒又有RNA病毒,甚至还有支原体感染,其中牛疱疹病毒1型(Bovine herpes virus-1,BHV1)牛呼吸道合胞体病毒(Bovine 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BRSV)牛冠状病(Bovine corona viruses,BCo V)、牛副流感病毒3型(Bovine parinfluenza-3 virus,BPIV3)、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ovine viral diarrhea virus,BVDV)、牛支原体(Mycoplasma Bovis,MB)是临床上几种常见的导致牛呼吸道综合征的病原,如果牛携带这些病原会导致牛呼吸道综合征的发生,引起牛发热、流鼻涕或肺炎,甚至死亡,给整个养牛场以至于养殖业的快速发展造成了巨大的阻碍。但是这些病原感染有着十分相似的临床症状,简单的临床观察难以具体辨别,并且这些病原感染常常以混合感染的形式出现,如果出现了混合感染情况,并对其相关的病原分别进行单独检测,不仅操作繁琐、消耗时间过长,还会出现检测结果不明显等缺陷。为了能快速的鉴别诊断牛呼吸道疾病综合征可能出现的多种病原感染或混合感染,本试验尝试构建一种可以快速同时鉴别BVDV、BPIV3、BRSV、BCo V、MB和BHV1的这六种病原体的六重PCR检测诊断方法,为牛呼吸疾病的预防和控制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如下:1.牛呼吸道疾病综合征病原的BVDV、BPIV3、BRSV、BCo V、MB和BHV1单一PCR方法的建立及检测参照NCBI中发表的BVDV 5’-UTR(MK059454)、BPIV3 g N(JQ063064)、BRSV g N(AF188553)、BCo V g N(NC003045)、MB uvr C(AF003959)和BHV1 g B(AJ004801)等基因的高度保守序列,通过不同引物设计软件分析设计了6对PCR引物,通过对保守序列基因即BVDV 5’-UTR、BPIV3 g N、BCo V g N、BRSV g N、MB uvr C和BHV1 g B的序列进行扩增,扩增后能得到的目的基因片段大小分别为139 bp、239 bp、304 bp、456 bp、527 bp和798 bp。通过对阳性鼻拭子样品的检测、基因载体的构建和重组质粒的提取,获去重组质粒,并以其为模板对单一PCR反应条件进一步优化,构建了BVDV、BPIV3、BRSV、BCo V、MB和BHV1的单一PCR方法,为后续构建牛呼吸道综合征病原多重PCR方法的提供了有力的先决条件。单一病原PCR检测方法反应条件优化试验的结果显示:(1)单一PCR检测方法的最优反应体系:BVDV、BPIV3、BRSV和BCo V上游引物和下游引物浓度均为1.0μL,MB、BHV1上游引物和下游引物均浓度为1.5μL;分别相对应病原的质粒模板均为1μL;金牌Mix(green)补足25μL;即反应最佳体系为25μL体系。(2)单一PCR检测方法最优反应条件:BRSV、BCo V、BHV1和MB在退火温度54.1℃时条带最明显,即最优退火温度;BPIV3、BVDV在退火温度56.6℃出现了最明显条带,说明56.6℃为这个病毒的最优退火温度。(3)单一PCR检测方法的特异性和敏感性试验显示:试验构建的单一PCR检测方法可以对6种病原重组质粒的核酸模板检测量最低为2.2pg,具体各个病原可检测到的最低量分别为BVDV2.2 pg、BPIV3 3.2 pg、BRSV4.3 pg、BCo V 38 pg、MB 2.5pg、和BHV1 25pg,试验构建的牛呼吸道疾病综合征单一PCR检测方法对PBRSV和E.coli的检测结果均呈阴性,上述试验结构证明:成功构建了一种牛呼吸道疾病综的主要病原单一PCR快速诊断方法,该研究为临床牛呼吸道主要病原的流行病学调查的检测手段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对186份鼻拭子样品采用本试验构建的单一PCR检测方法对其中BVDV、BPIV3、BRSV、BCo V、MB和BHV1等6种常见病原PCR检测,在186份样品中BVDV的阳性检出率BVDV的阳性率最高,为16.13%(30/186),而MB阳性检出率为12.90%(24/186),BHV1阳性检出率为10.22%(19/186),BCo V阳性检出率为10.22%(19/186),BRSV阳性检出率为5.91%(11/186)和BPIV3阳性检出率为5.38%(10/186);186份鼻拭子样本的单项PCR检测结果显示:出现了多种病原之间混合感染的情况。2.牛呼吸道疾病综合征病原六种常见病原多重PCR方法的构建在上述构建的BVDV、BPIV3、BRSV、BCo V、MB和BHV1目六种病原基因单一病原PCR检测方法的基础上,通过对BVDV、BPIV3、BRSV、BCo V、MB和BHV1六重PCR反应条件进行进一步的优化调整,改变模板和引物的浓度、用量和退火温度这些可控可调节的条件,同时BVDV、BPIV3、BRSV、BCo V、MB和BHV1六重PCR的特异性、敏感性和重复性进行了试验和研究。建立了一种同时检测BVDV、BPIV3、BRSV、BCo V、MB和BHV1六种牛呼吸道疾病常见病原的多重PCR检测方法。结果显示:(1)使用金牌Mix(green)补足50μL的反应体系是六重PCR最优反反应体系,BVDV、BPIV3、BRSV、BCo V和BHV1上游引物和下游引物浓度均为1μL;MB上游引物和下游引物均为浓度1.5μL,(2)在退火温度为54.1℃时多重PCR扩增基因条带最为明显,同时每个扩增的基因都出现特异性条带,即54.1℃为六重PCR最优退火温度;(3)上述可表明94℃5 min(预变性);94℃45min(变性),54.1℃45 s(退火),72℃30 s(延伸),35个循环;72℃15 min(延伸)是BVDV、BPIV3、BRSV、BCo V、MB和BHV1六重PCR的最优反应条件。(3)敏感性试验结果显示:建立的BVDV、BPIV3、BRSV、BCo V、MB和BHV1六重PCR对6种病原重组质粒的核酸模板检测量最低为44 pg,具体各个病原的最低检测量分别为BVDV 44 pg、BPIV3 32 pg、BRSV 43 pg、BCo V 76 pg、MB 75 pg和BHV1 125 pg。(4)特异性和重复性试验结果显示:BVDV、BPIV3、BRSV、BCo V、MB和BHV1六重PCR均同时能扩增出139 bp、239 bp、304 bp、456 bp、527 bp和798 bp六个条带,未能对PBRSV、E.coli和正常组织进行扩增,说明扩增结果为阴性。并且用BVDV、BPIV3、BRSV、BCo V、MB和BHV1六重PCR在不同时间段使用同样的步骤进行试验,5次结果均扩增出现相对应的条带。上述试验表明:成功建立一种同时检测牛呼吸道综合征的六种主要病原重PCR快速检测方法,可以使用试验建立的六重PCR进行临床鼻拭子样品的快速检测诊断以及后续的流行病学调查和牛群的防控。3.牛呼吸道疾病综合征病原多重PCR诊断方法的临床初步应用通过应用建立的牛呼吸道疾病综合征病原的多重PCR诊断方法对186份鼻拭子样品品检测的结果表明:贵州不同地区的存在不同程度的混合感染现象;在186份牛鼻拭子样品中未检测出五重感染和六重感染;六个牛场186份鼻拭子样品的混合感染率为9.14%(17/186),其中BVDV+MB的二重感染阳性率为2.68%(5/186),BVDV+BHV1的二重感染阳性率为1.61%(3/186),MB+BHV1的二重感染阳性率为1.08%(2/186),MB+BCo V的二重感染阳性率为1.61%(3/186),BRSV+BPIV3的二重感染阳性率为1.08%(2/186),BVDV+MB+BHV1的三重感染阳性率为0.54%(1/186),BVDV+MB+BCo V的三重感染阳性率为0.54%(1/186),BVDV+MB+BRSV+BPIV3的四重感染阳性率为0.54%(1/186)。通过与试验构建的单一PCR检测方法检测的结果对比,发现六重PCR检测方法检测的结果与单一PCR检测方法检测结果一致。通过对临床鼻拭子样品检测结果的对比,确定了本试验成功建立的一种能对牛呼吸道疾病综合征BVDV、BPIV3、BRSV、BCo V、MB和BHV1的六重PCR检测方法并且可以完成上述六种病原的同时检测,也能够对单个或混合感染的鼻拭子临床样本进行检测诊断。
其他文献
岩石表面纹理结构建模对表征岩石纹理特征、研究岩样破坏规律、简化图像复杂度等方面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当前,岩石表面纹理的建模方法多种多样,其中Voronoi网格剖分方法的最后结果都为凸多边形,该特性有助于网格的后处理计算,并且Voronoi多边形网格结构在岩石结构表征方面有一定的优势,因此借助Voronoi网格剖分实现岩石纹理结构建模具有较强的理论和实际意义。但是,网格建模无法在网格数量和模型精度
城市更新应实现空间改造-功能升级-文脉传承三个层次的有机联动,解决传统城市建设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功能的失调、失衡问题。参考东京六本木和首尔清溪川改造项目的成功经验,城市更新应坚持社区营造理念,除了商业资本和政府资本的介入,实现社区自组织的积极参与,提升政府和居民之间的对话能力和协同治理水平,最终迈向"理想之城"。
中国古代的政治思想与理论极为丰富,西周已经确立了一整套关于权力合法性来源、政治目标、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关系、统治方式和策略选择等重要政治问题的理论。西周时期,一切权力的终极依据是天,天通过“天命”的方式将权力授予周王,“天下”则归王所有。但天命并非恒常,它是会因统治者的德行发生转移的,它的体现就是民心。这就决定了周王必须以得民心作为施政的目标,为此,周人选择了“明德慎罚”作为其治理理论。在这样一套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飞快发展,无人机因其通用性以及可操控性在工业界和学术界受到广泛的关注。相较于地面固定基站的无线通信系统,无人机辅助无线通信能够提供更好的视距链路,并可利用灵活的机动性创造更好的信道质量。因此,无人机辅助无线通信是提高现有通信系统性能的一种有前景的解决方案。其中无人机的轨迹设计是无人机通信系统中的一个重点研究方向,如何设计无人机的轨迹对于提高系统容量也是至关重要的。然而,随着移动互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升,人民对安全的需求也不断提升。视频监控是社会安全维护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民群众在生活中最容易接触到的监控手段。在一些中小型企事业单位或日常生活等中小型监控场景,对于成本控制比较敏感,不适宜采购大型视频监控设备。此外,由于目前智能手机的普及,通过用户APP实现的视频监控系统则成为了一种急迫的需求。因此,本文以中小型监控场景需求为背景,为满足办公室监控、家庭监控、幼儿园监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组急性心肌梗死发作的时间分布特点,为AMI的有效预防和治疗提供新思路。资料与方法:统计从2017年1月1日~2017年12月31日之间就诊于我院心血管内科的AMI患者1649例,这些患者包括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1287例和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on–ST-segment
疝气是一种相对普遍存在的疾病,如何修复疝气及降低修复过程中发生交叉感染率等问题,是医学外科手术中亟待解决的难题之一。传统的缝合方法复发率高,以及不可降解材料的植入会对患者身体产生一定消极的影响,采用可全降解材料修复疝气是未来的必然趋势。论文以去离子水、无水乙醇为溶剂,柠檬酸钠(TCD)为改性剂,纳米氧化锌(ZnO)为原材,制备了改性纳米氧化锌(ZnO-TCD)。然后采用聚己内酯(PCL)、ZnO-
目的:1.探索TLR4/P65通路在椎间盘退变中的机制,并研究鱼腥草素钠对TLR4/P65通路的作用;2.研究TLR4/P65通路对髓核细胞合成代谢与分解代谢的关系,探索鱼腥草素钠对髓核细胞合成代谢与分解代谢的影响。方法:1.通过CCK-8法,确定IL-1β和鱼腥草素钠对NP细胞的毒性。选取合适药物浓度对髓核细胞进行干预,运用RT-PCR、蛋白印迹技术(Western Blot)等技术检测MMPs
目的:神经胶质细胞瘤是起源于大脑和脊髓胶质细胞的恶性肿瘤,胶质瘤具有高度异质性和侵袭性,外科手术很难实现根治性切除,患者预后较差。因此,迫切需要阐明涉及神经胶质瘤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以及研究用于诊断和治疗目的的新型生物标志物。前期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高表达miR-935的胶质瘤患者生存时间明显高于低表达miR-935的患者,且WHO分级Ⅳ级胶质瘤中miR-935的表达明显低于其它级别胶质瘤。故我们
200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以下简称《企业破产法》)开始颁布并实施,一方面通过破产清算使亏损企业、过剩产能退出市场;另一方面通过破产重整使陷入困境而有重组价值的企业获得新生。随着经济改革的陆续深化和司法实践的不断完善,能够实现社会资源重新配置,挽救濒临危机企业的破产重整制度在我国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我国破产重整中,采取了两种模式:管理人管理模式与债务人自行管理模式。司法实践中,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