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松新酮抗心律失常作用的应用基础研究

来源 :扬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4444w44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甘松新酮(Nardosinone)对大鼠心室肌细胞上主要的离子通道电流(INa、Ito、ICa-L)及其动力学特征的影响,为甘松新酮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体外单酶解急性分离SD大鼠心脏,得到单个、游离的心室肌细胞,利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观察不同剂量的甘松新酮对大鼠心室肌细胞上相关离子通道电流及其动力学特征的影响。结果:1.甘松新酮对大鼠心室肌细胞钠离子电流(INa)及其动力学特征的影响(1)甘松新酮对大鼠心室肌细胞INa的影响我们利用急性分离的大鼠心室肌细胞,观察了不同浓度的甘松新酮对INa的影响,结果显示,1 μmol/L的甘松新酮对INa无明显作用,但当浓度增加到3μmol/L时,INa表现出明显的抑制作用。随着甘松新酮浓度的增加,药物对INa的作用逐渐增强,表现出明显的浓度依赖性,其中,3、10、30μmol/L的甘松新酮使峰值钠电流由给药前的(-43.39±2.71)pA/pF 依次变为(-32.81±1.29)pA/pF、(-29.14±2.95)pA/pF 和(-21.43±1.04)pA/pF(P<0.01,n=6)。(2)甘松新酮对INa电流-电压(I-V)关系曲线的影响3、10、30μmol/L甘松新酮使INa的电流-电压关系曲线(I-V关系曲线,下同)上移,而曲线的形态、变化趋势几乎没有改变。(3)甘松新酮对INa激活曲线的影响3、10、30μmol/L的甘松新酮使激活曲线向去极化方向移动,即右移,半数激活电压(V1/2-ac)由给药前的(-52.86±5.21)mV依次变为(-50.60±5.34)mV、(-47.83±3.73)mV和(-45.33±3.46)mV(P>0.05,n=6)。结果表明,甘松新酮对INa激活过程无显著影响。(4)甘松新酮对INa失活曲线的影响甘松新酮使INa的失活曲线向超极化方向移动,即左移,其中,3、10、30μmol/L甘松新酮使半数失活电压(V1/2-in)由给药前的(-52.22±2.79)mV依次变为(-65.57±3.36)mV、(-74.36±6.78)mV 和(-79.35± 6.08)mV(P<0.01,n=6),k从给药前(6.17±0.49)依次变为(9.92 ±0.58)、(10.29±0.62)和(11.55±0.82)(P<0.01,n=6),即甘松新酮可显著加快INa失活。(5)甘松新酮对INa失活后恢复曲线的影响甘松新酮使INa失活后恢复曲线右移,其中,3、10、30μmol/L甘松新酮使恢复时间(τ)由(14.76±1.38)ms 依次变为(23.07±1.51)ms、(33.80±1.54)ms 和(46.66±2.85)ms(P<0.01,n=6),随着甘松新酮浓度的增加,INa从失活态恢复到激活态的时间延长。2.甘松新酮对大鼠心室肌细胞瞬间外向钾通道电流(Ito)及其动力学特征的影响(1)甘松新酮对大鼠心室肌Ito的影响我们继续和利用急性分离的大鼠心室肌细胞,观察不同浓度的甘松新酮对Ito的影响,当药物为1 μmol/L时,Ito电流无明显变化,但随着甘松新酮浓度达到3μmol/L时,甘松新酮对Ito表现出明显的抑制作用。随着甘松新酮浓度的增加,药物对Ito的作用逐渐增强,表现出明显的浓度依赖性,其中,3、10、30μmol/L的甘松新酮使峰值钠电流由给药前的(38.65±1.58)pA/pF 分别降为(29.33±1.78)pA/pF、(21.1±1.66)pA/pF和(14.57±1.07)pA/pF(P<0.01,n=6)。(2)甘松新酮对Ito电流-电压(I-V)关系曲线的影响给予3、10、30μmol/L甘松新酮后,Ito的Ⅰ-Ⅴ关系曲线向下移动,而曲线的形态和变化趋势几乎没有改变。(3)甘松新酮对Ito激活曲线的影响3、10、30 μmol/L甘松新酮均能使Ito激活曲线右移,V1/2-ac由(14.96±0.74)mV依次变为(26.39±1.15)mV、(32.63±1.27)mV、(36.73±1.63)mV(P<0.01,n=6)。说明甘松新酮显著增加Ito激活难度。(4)甘松新酮对Ito失活曲线的影响给予3、10、30 μmol/L的甘松新酮后,Ito稳态失活曲线左移,V1/2-in由加药前的(-21.21±1.41)mV 依次变为(-34.99± 1.56)mV、(-46.55±1.60)mV 和(-56.26±1.48)mV(P<0.01,n=6),即甘松新酮可以加速Ito的失活。(5)甘松新酮对Ito失活后恢复曲线的影响给与3、10、30 μmol/L的甘松新酮后,Ito失活后恢复曲线右移,τ由(108.7 ±3.49)ms 依次变为(146.6±8.58)ms、(174.9± 9.05)ms 和(192.7±11.99)ms(P<0.01,n=6),提示不同浓度的甘松新酮能使失活后恢复曲线右移,从失活态恢复到激活态的时间延长。3.甘松新酮对大鼠心室肌细胞L-型钙通道电流(ICa-L及其动力学特征的影响(1)甘松新酮对大鼠心室肌ICa-L的影响我们接着利用急性分离的大鼠心室肌细胞,观察不同浓度的甘松新酮对ICa-L的影响。1 μmol/L的甘松新酮对ICa-L无明显作用,但当浓度增加到3μmol/L时,ICa-L表现出明显的抑制作用。随着甘松新酮浓度的增加,药物对ICa-L的作用逐渐增强,表现出明显的浓度依赖性。其中,3、10、30μmol/L的甘松新酮使ICa-L的峰值电流密度由给药前的(-22.93±2.35)pA/pF 依次变为(-15.74±2.57)pA/pF、(-10.36±1.72)pA/pF 和(-7.60±1.09)pA/pF(P<0.01,n=6),洗脱后的ICa-L电流密度部分恢复。(2)甘松新酮对ICa-L电流-电压(I-V)关系曲线的影响3、10、30μmol/L甘松新酮能使ICa-L的Ⅰ-Ⅴ关系曲线上移,而曲线的形态、变化趋势几乎不受影响。(3)甘松新酮对ICa-L激活曲线的影响3、10、30μmol/L甘松新酮均能使ICa-L激活曲线右移,V1/2-ac由(-30.47±2.01)mv依次降为(-17.17±1.47)mV、(-12.17±0.76)mV和(-6.87±0.59)mV(P<0.01,n=6),说明甘松新酮可增加ICa-L的激活难度。(4)甘松新酮对ICa-L失活曲线的影响3、10、30μmol/L甘松新酮可使ICa-L稳态失活曲线左移,并使V1/2-in由加药前的(-22.72±0.82)mV依次变为(-36.53±0.87)mV、(-46.37±1.53)mV 和(-58.47±1.92)mV(P<0.01,n=6),即甘松新酮可以加速ICa-L的失活。(5)甘松新酮对ICa-L失活后恢复曲线的影响3、10、30μmol/L甘松新酮可使ICa-L失活后恢复曲线右移,并使恢复时间τ值由(19.12±2.29)ms 依次变为(31.71±2.70)ms、(40.77±3.85)ms 和(50.85±4.57)ms(P<0.01,n=6),即药物使ICa-L失活态恢复到激活态的时间延长。结论:甘松新酮对大鼠心室肌细胞上主要的离子通道(INa、Ito和ICa-1)电流及其动力学特征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这可能是该药发挥抗心律失常作用的机制之一。
其他文献
科学有效的政府绩效管理,是推进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内在要求,是适应社会发展和政府管理创新形势的需要。政府实施绩效管理能够优化行政管理体制、提高行政效能,促进政府职能转变。税务部门作为我国的税收执法机关,是服务型政府的建设者之一,全面实施绩效管理有利于推进税收现代化发展,提高税收征管能力,促进税收工作制度的完善和创新。大理州W县税务局从2014年就开始积极探索适应本局的绩效管理制度,在实践
学位
扬州市小麦田中,菵草发生量大、防除困难,逐渐成为优势杂草。精噁唑禾草灵常用以防治菵草等麦田禾本科杂草,使用多年后,精噁唑禾草灵对菵草的防效逐渐下降甚至防除失败,导致小麦严重减产。本文以扬州地区采集的57个菵草种群为试验对象,研究了不同地区小麦田菵草对精噁唑禾草灵的抗性水平以及菵草不同种群的靶标基因突变状况,并且选取部分种群进行了交互抗性和多重抗性测定,旨在明确扬州市不同地区菵草对精噁唑禾草灵等药剂
爬行动物温度依赖型性别决定(TSD)是生命科学领域备受关注的科学问题,TSD中温度可以通过调节雌激素水平和调控性别特异基因表达决定性别。本实验以TSD蜥蜴多疣壁虎(Gekko jap
目前,设施大棚是北方地区主要耕作方式之一,但是在设施大棚蔬菜的生产中化肥大量施用导致土壤酸化、作物减产品质下降等问题日益严重。本试验则是针对这些问题,在东北寒区日光温室条件下,以黄瓜为材料,采用设施内盆栽方式,对化肥与牛粪肥配施的施肥方法进行探究。在同等施氮条件下,比较五个化肥与牛粪肥不同比例配施处理下对黄瓜提质增效以及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如下:(1)在同等氮素施入的情况下,60%有机肥氮+4
在翻译过程中,转换是一种很常见的现象,语序的变化,词性的改变,语法单位上下移动都涉及到转换。不同的语言通过这些转换可以顺畅地交流与沟通。很多专家学者对于翻译转换有不同的见解,其中,J.C.卡特福德将“翻译转换”定义为“从源语到目的语的转换偏离了形式上的对等”,他认为“翻译转换”有两大类别,一是“层次转换”,二是“类型转换”。由于卡特福德的理论系统性较强,且有很强的实践操作性,在翻译转换理论方面影响
随着探月工程进入最后阶段及未来航天发展的任务规划,深空探测的采样返回是我国航天技术攻关的重点,采样返回的传统方法是将两大型航天器进行空间合作目标交会对接,利用航天
单晶锗作为一种重要的红外光学材料,在红外测温、通讯、生物工程和航空航天等领域应用广泛。在单晶锗的微细切削加工过程中,切削温度的变化会导致刀具出现明显的磨损以及切削区域的热变形,从而降低材料的已加工表面质量和产品的加工精度。切削温度已经成为影响产品质量的重要因素,而目前关于单晶锗微细切削温度的分布缺乏深入的研究。因此,本文从理论分析、有限元仿真和单点金刚石切削试验三个方面对单晶锗在微细切削过程中的温
稻田是农业温室气体重要来源之一,东北稻作区特有的气候及土壤条件使其与南方稻田温室气体排放有较大差异,因此对东北寒地稻作区不同水肥管理模式的温室气体(CO2、CH4和N2O)排
人类活动的影响导致全球水体富营养化现象日益加剧,藻类在春夏季大量繁殖。藻类的爆发使得水源水体散发腥臭味,且在水厂常规水处理工艺中容易堵塞滤池增加工艺运行负荷,某些
由梁杆组成的复杂杆系结构,具有自重轻、承载能力强、可实现复杂的构型等特点,在建筑、土木、机械、航天等工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起重机的臂架、航天发射塔机、输电塔架、钢结构桥梁等,其结构稳定性问题是结构安全的重点问题之一。工程实际中复杂杆系结构在承受静载荷的同时,还经常承受动载荷,仅凭静力稳定性分析结果进行结构设计是不可靠的。因此,本文以复杂杆系结构为研究对象,针对不同的边界约束情况和结构形式的杆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