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源硒补给与水肥联合调控对红枣品质产量的影响

来源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中国科学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hao076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土流失与干旱缺水并存是影响黄土高原地区生态建设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近10年来,陕北地区大面积种植山地红枣林,在此基础上结合具有节水、增产和生态综合功能的集雨微灌技术已被证明可有效、同步解决该问题。同时,陕北也是我国主要缺硒地区之一。硒是人和动物体内的必需营养元素,可通过施入外源硒经食物链吸收、转化后有效、健康地进行补充。因此,将硒和红枣结合研究对于促进红枣产业发展和人体健康十分重要,但目前关于富硒红枣的吸收机理、品质方面的研究及相应的生产技术标准还很缺乏。   本研究针对陕北红枣富硒果品缺乏的生产现状,在调查土壤和红枣背景值的基础上,以外源硒(亚硒酸钠)为供体,以红枣作为硒载体,采用3种方式生产富硒红枣,对枣树的生长发育和品质指标进行测定,分析红枣的富硒效应并探讨其机制,结合不同土壤水分管理措施和施肥处理下的富硒试验,最终初步提出富硒红枣生产规范,达到“节水、增产、生态、优质”的生产模式,以期为相关的理论研究和技术标准制定提供科学依据和实践指导。经连续两年的试验,取得如下主要结果:   (1)试验区红枣和土壤硒含量的本底值较低。红枣果实中未测得硒含量,表明枣树可能是非聚硒植物。0~60cm土层全硒含量平均值为73.37μgkg-1,属低硒环境,且有在0~20cm土层“表聚型”分布的特征。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中全硒、水溶态硒和有效硒含量有极显著(P<0.01)影响,表现为人工草地>农地>有灌溉枣树地>无灌溉枣树地,且主要影响0~40cm土层。利用逐步回归法得出影响土壤全硒和水溶态硒含量的主要土壤因子为有机质含量,而影响土壤有效硒含量的主要为有机质含量、pH和阳离子交换量。   (2)不同富硒方式和硒肥浓度对枣树中硒的累积与分配有重要影响。以一年生枣树为对象,硒肥由土壤施入后主要在根中累积,而由叶面喷施后主要在叶中累积,且随着施入浓度的增加各器官硒含量呈逐渐增大趋势。以十年生枣树为对象,3种富硒方式均显著(P<0.05)提高了红枣果实的含硒量,表现为叶面喷施>树干注射施入>土壤施入,随着施入硒肥浓度的增加红枣果实含硒量也增大。在施入总量一致条件下,叶面喷施1次和2次对红枣果实含硒量的影响没有显著差异,但喷施3次时有显著提高。与开花期喷施相比,坐果期喷施可提高果实含硒量1.3~1.7倍。   (3)硒对枣树生长表现出两面性:适宜浓度促进枣树生长,但过高浓度则抑制其生长。在试验硒肥浓度内,土壤施入和树干注射施入方式对果实和新枝生长没有显著影响,但叶面喷施方式下适宜浓度对红枣果实纵径、横径、新梢、叶面积生长及叶面积指数、果形指数有显著(P<0.05)促进作用,过量则产生相反效应,其阈值为300gha-1。土壤施入和树干注射施入硒肥能提高叶片叶绿素含量,而叶面喷施下叶片叶绿素含量随着施硒浓度增加先增加后降低。与之对应,叶面喷施的枣树叶片光合特性也有相似的变化趋势。   (4)适宜的富硒方式和硒肥浓度可提高红枣的品质和产量。总体上,在试验硒肥浓度内,随着土壤施入和树干注射硒肥浓度增大,红枣果实营养品质表现出Vc、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总糖含量提高,有机酸含量降低的趋势,红枣产量有小幅提高但没有显著性(P>0.05)差异。而随着叶面喷施硒肥浓度的增加,红枣果实营养品质和产量体现出“两面性”,均表现出先提高后降低的趋势,且变化曲线呈抛物线型。本试验中叶面喷施硒肥300gha-1是提高红枣果实品质的最佳浓度,同时红枣产量达最大值17.70tha-1(2009年)、16.94tha1(2010年),比对照提高了14.9%、19.9%。   (5)土壤水分管理措施和施肥处理对红枣含硒量、品质和产量有显著影响。对滴灌措施、秸秆覆盖措施和无保墒3种土壤水分管理措施和不同施肥处理的组合研究发现,优化土壤水分环境和肥力可显著提高土壤贮水量,有效增强枣树对硒肥的吸收,从而提高红枣果实营养品质和产量。其中以滴灌措施和N1P3K3组合(尿素0.78tha1、过磷酸钙3.75tha-1、氯化钾0.81tha-1)配施的处理效果最好,叶片喷施硒肥(300gha-1)后,红枣产量达到20.59tha-1,果实含硒量达到46.97μgkg-1,此水肥管理措施可作为山地枣树富硒红枣生产的推荐方案。   综合上述研究结果,初步提出了《陕北山地富硒枣种植技术规范(草案)》。
其他文献
本研究以高氮型(20-9.11)、均衡型(15-15-15)、高钾型(13-10-21)和尿素(含氮量46%)为核芯肥料,采用原位表面反应成膜技术生产系列不同包膜厚度供试标准控释肥料,在常温(25℃)
目的 回顾性分析Kadish C期嗅神经母细胞瘤行鼻内镜手术切除及综合治疗的效果,探讨手术适应证、方法及围术期管理经验.方法 收集2004年12月-2018年9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
介绍了灰色系统理论,用实例说明用GM(1,1)模型预测巷道的围岩变形是简单、有效的;并对原GM(1,1)模型进行了改进,建立了具有较小原战点误差的、改进的GM(1,1)模型,两种模型的预测结果也在
大功率乳化液泵站在如今煤炭工业生产中,变得越来越重要了。我厂于1997年初开始研制六柱塞QRB200/31.5型矿用乳化液泵站。1工作原理1.1单一曲径上的双柱塞曲轴一曲径上的双柱塞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内行政事业单位的采购规模不断扩大,一些问题逐渐在实际采购工作过程中暴露出来,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采购工作的成效发挥。为了使事业单位能够
本研究以新民市大民屯镇设施菜田为研究对象,研究了抑制剂配施对设施菜田尿素氮转化的影响。试验设置5个处理(常规施氮量:尿素300kg·hm-2、70%常规施氮量(尿素210kg·hm-2)、
学位
文中介绍了从南非引进的水压支柱系统的工作原理及支护性能测试情况。这对我国缓倾斜薄矿脉的矿山深井开采支护设备的引进和改造,将有一定的参考借鉴作用。 This paper intro
化肥是农田生态系统中最主要的输入性氮,化肥施用影响了土壤氮循环过程以及土壤氮库的相互转化和稳定性。然而,目前关于肥料来源氮是如何结合到土壤各有机氮库、在土壤中的分布
采集佛山某大铝型材厂工业废水污染土壤,盆栽油麦菜,分别把石灰、赤泥、泥炭作为改良剂进行单一施用以及配合施用,研究改良剂对土壤镉含量、土壤酶活性的影响,以及对油麦菜生物量
土壤-作物-食物系统的迁移是人类摄取Cd的主要途径。稻米是我国人民传统的主要食物来源,但水稻籽粒对土壤Cd吸收在大宗农作物中是最强的。本文通过盆栽试验,以籼稻培杂泰丰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