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纲目》药物警戒思想研究

来源 :北京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2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研究背景中药药物警戒理论是指导中药安全用药的原则和规范。近20年来,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中药药物警戒的内涵和理论体系被逐渐梳理凝练。与西方药物警戒思想相比中药药物警戒具有鲜明的特点。中药药物警戒思想源于历代中医药学家临床实践和用药经验的总结,与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安全用药思想一脉相传,具有丰富的中医药理论底蕴,承袭了中医“治未病”的思想,贯穿于中药临床使用的全过程。中药药物警戒的思想广泛存在于大量中医古代文献之中,因此中药药物警戒的研究必须重视对古代文献的整理和挖掘。二、研究目的《本草纲目》是一部集大成的本草著作。它全面总结了 16世纪以前我国中药学成就,对中药理论以及药物的来源鉴别、采集炮制、功效主治、临床应用和禁忌等内容进行了完备、详尽而准确的记载。《本草纲目》中保存了大量明代以前的中医药文献,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中药药物警戒的思想和实践经验。截至目前国内外对《本草纲目》的研究包罗万象,十分丰富,但从中药药物警戒的角度对《本草纲目》的研究还是一项空白。因而研究《本草纲目》的药物警戒思想具有创新性并必将对中药药物警戒研究产生深远影响。三、研究方法本研究选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3年出版的《<本草纲目>(金陵本)新校注》作为研究版本。从识毒、防毒、用毒、解毒的角度研究了《本草纲目》的药物警戒思想,整理获得了大量关于中药药物警戒的文献资料,并构建形成了《本草纲目》完整的药物警戒思想体系。本研究用到了 4种研究方法。第一个是文献综述法,从“本草纲目”、“数据挖掘”和“中药药物警戒”3个角度进行研究现状分析,查阅文献资料万余篇,进一步明确了立项依据,选定了研究方法。第二个是传统文献法,历时8个多月,对《本草纲目》190余万字文献内容进分类整理,按照识毒-防毒-用毒-解毒四个方面归纳出其药物警戒思想体系。第三个是数据挖掘法,选用数据挖掘中的关联分析法对药物的性、味、毒性、禁忌反恶关系等进行分析,找寻内在联系和规律。第四个是内容分析法,将原本用于情报分析的方法用于中医药古代文献研究,对5000余条李时珍评述内容进行内容分析,定量分析李时珍对《本草纲目》药物警戒思想的贡献,探索《本草纲目》药物警戒思想源流。四、研究结果1、全面展现了《本草纲目》药物警戒思想的内涵。在识毒方面,重视药物的毒性和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在防毒警戒方面,《本草纲目》极其重视药物的种源和真伪鉴别,全书所载药物的84%均详细记录了药物出产、形状和采收;丰富了药物炮制的方法和理论,强调通过炮制加工实现药物的减毒增效;注重不良反应记录,《本草纲目》记载了大量药物不良反应的表现,其中很多还对产生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解救方法。《本草纲目》用毒警戒思想内容丰富,蕴含在大量方药使用记录之中,可以归纳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注重配伍和饮食禁忌,提倡理性用毒中病即止,重视煎煮法和剂型的选择,强调因人制宜和遵循四时用药法则。《本草纲目》记载的大量中毒解救的方法是解毒警戒思想的直接体现,《本草纲目》中首次提出了“以毒攻毒”的概念,并从振奋脾胃之气的角度阐释药物解毒作用。2、从防毒、用毒角度阐释药物警戒内涵,提出对临床安全用药的指导。本研究重点对有关药物防毒警戒和用毒警戒的内容进行阐释,全面梳理了《本草纲目》中药物的来源与辨伪、产地与采收、加工与炮制、妊娠禁忌及解毒等内容,并按照药物警戒不良反应的定义筛选分析书中所载不良反应记录。总结形成了《本草纲目》集解信息统计分析表、修治统计分析表、修治信息内容表、不良反应记录统计分析表、妊娠禁忌药物一览表、解毒药物一览表,以期对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和指导。研究发现《本草纲目》对药性认识的特点:认为药性的核心要素是四气、五味、有毒无毒和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药物归经和升降浮沉不属于药物本身的属性,在不同情况下可以发生改变。因此,运用数据挖掘的方法探讨了药物性味与药物毒性,以及性味与药物之间产生禁、忌、反、恶等负向性作用的关联性,并得出:辛味与毒性之间存在较强相关性;苦寒的药物容易与其它药物产生配伍禁忌等负向性作用;有毒无毒与是否容易和其它药物发生配伍禁忌等负向性作用之间没有相关性的三条规律。这一结果在临床药物配伍使用中具有一定指导意义。3、探讨了《本草纲目》药物警戒思想的源流。《本草纲目》是一部集明代之前本草成就之大成的著作。收录了自陶弘景以下至李时珍时期一千多种文献资料,与李时珍一生医学实践的宝贵经验和理论升华相结合,共同成就了这部蜚声海内外几百年而依旧熠熠生辉的恢弘巨著。由此可知,《本草纲目》的药物警戒思想不仅源于一世、一家,这里既有对历代医家学术思想的继承,又有李时珍的发挥。本研从药物种类、药学理论和炮制方法三个方面初步探讨了李时珍对历代医家思想的继承,并运用现代文献学内容分析法的方法对《本草纲目》中李时珍评述内容进行统计分析,总结他对药物警戒思想的发挥。五、研究结论《本草纲目》是我国中医学史上最具代表性的、集大成的本草著作,全面总结了明代以前中药学的成就,被誉为中国十六世纪的“百科全书”。自其诞生的420多年以来,为历代医药学家所推崇并加以研究,但是关于它的研究更多是集中在对其所载药物功效主治等本身的认识。通过本研究我们认识到,《本草纲目》之中同时蕴含了丰富的中药药物警戒的思想并对中药的临床安全使用具有现实指导意义。本研究运用了传统文献学方法、内容分析法和现代统计学数据挖掘技术,按照识毒、防毒、用毒、解毒四个维度建立药物警戒相关信息数据库,从中药药物警戒的角度对《本草纲目》进行文献研究,总结出《本草纲目》药物警戒思想体系,归纳具体警戒内容,探讨其思想源流,为中药药物警戒研究开辟新的思路,为临床中药用药安全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指导。
其他文献
双乙酰具有奶油风味,是乳制品中的重要风味化合物,虽然也可经化学方法生产,但在乳酸菌(Lactic acid bacteria,LAB)这个“细胞工厂”中天然产生更佳。将国内优良野生菌资源开
时至今日,加速器科学作为传统学科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在基础科学、医疗、工业及安全检测等领域都具有广泛的应用。随着加速器应用领域的拓展,对装置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
DBS手术取得成功的关键在于正确的选择手术适应征和制定手术计划、精细的手术操作确保靶点精确定位以及术后制定适合的程控模式,其中DBS手术治疗作用靶点的选择应是先决条件,
小学低年级是学生学习阅读的起步阶段和启蒙阶段,儿童在这一阶段开始了正规的书面阅读活动。在实际教学中低年级的阅读往往不被语文教师所重视,而搞好新课程下的低年级阅读教
<正>楔子2013年11月初的深秋午后,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副院长/总建筑师崔愷在中间美术馆(北京市海淀区杏石口路中间建筑园区)举办了以"十年·耕耘"为名
中国传统文化内涵丰富,其中蕴涵着大量关于心理健康的内容。文章以老子的人生观为视角,探讨传统文化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和作用,认为将传统文化与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
刘承华教授长期从事音乐美学、音乐文化、琴学等研究与教学,笔耕甚勤,成绩斐然,观点新颖。本文是对他撰著的《中国音乐的神韵》、《古琴艺术论》、《中国音乐的人文阐释》的
激光技术的发展,使得人们在实验室中能够得到超强超短脉冲,从而在实验室中观察到了许多强激光场与原子分子相互作用发生的非线性现象,如:阈上电离、高阶阈上电离、高次谐波的
<正>2013.7.3重庆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副院长、总建筑师崔愷在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多功能厅发表了题为《耕耘——本土设计的思考与实践》的精彩演讲。崔愷院
目的:分析肺血栓栓塞症(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PTE)的危险因素、症状等临床特征,探讨PTE的诊断手段和治疗方法,以减少误诊和漏诊。方法:应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福建省立医院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