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三解洲繁殖东方白鹳生境选择和环境容纳量分析

来源 :安徽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mebugs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东方白鹳(Ciconiaboyciana)是大型濒危涉禽,IUCN红色物种名录将其列为濒危物种,目前全球的数量不足3000只。近年来,东方白鹳的繁殖区不断扩展,在迁徙停歇地、越冬地都有东方白鹳繁殖的报道。其中作为东方白鹳最重要迁徙停歇地的黄河三角洲地区,近年来繁殖种群不断壮大,已经逐渐形成一个稳定的繁殖种群。了解该繁殖种群对黄河三角洲地区生境资源的利用情况,以及该地区能容纳多少东方白鹳繁殖,对于该物种的保育工作以及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的管理工作都有重要意义。   2010年2月至7月间,根据遥感影像图,对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的生境资源状况进行调查;通过线路调查法了解东方白鹳的繁殖情况以及对各类生境的利用情况;采用样方法调查觅食微生境状况,并分析影响觅食生境选择的生态因子。通过分析东方白鹳在繁殖季节的最小觅食需求面积(s)和最适宜的觅食生境(S),以及对最优觅食生境的利用情况(利用系数i),利用公式K=(S1/s)/i估算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对东方白鹳的空间容纳量。   2010年有28对东方白鹳在此繁殖,22对完成孵化,共孵出幼鸟73只,成功出飞65只,繁殖情况较以往各年有明显增长。对11类主要生境类型进行生境偏爱指数(Pi)的计算,显示东方白鹳最喜欢的生境类型是芦苇湿地(7.509)和浅水湿地(7.460),繁殖前期东方白鹳偏好已经收割的芦苇湿地,繁殖后期偏好浅水湿地。东方白鹳喜欢在水面积比例大于75%、水深在5-15cm之间、植被高度较低、盖度小、距离公路在500-1000m之间,距离隐蔽物和距离巢近的生境觅食;不喜欢在水面积比例小于50%、水深小于5cm、植被高度大于100cm、植被盖度过大、距离公路太近、距离隐蔽物和巢太远的地点觅食。   繁殖前期,有接近一半(45.45%)的个体对干扰产生警戒或逃逸行为,繁殖后期,这一比例下降到不足15%,繁殖后期东方白鹳对干扰的耐受程度增加。东方白鹳在不同时期和不同生境类型,觅食努力程度不同:经过独立样本t检验,繁殖后期东方白鹳的觅食位移极显著大于繁殖前期(P=0.004),在浅水湿地的觅食位移极显著大于在芦苇湿地(P=0.000):东方白鹳在繁殖后期的觅食持续时间显著长于在繁殖前期的觅食持续时间(P=0.042,),在浅水湿地的觅食持续时间明显长于在芦苇湿地的觅食持续时间(P=0.011)。东方白鹳在营巢孵化期每天外出觅食时间显著小于育雏期。在营巢孵化期上午9:00-11:00有一个觅食低谷期。   繁殖前期,东方白鹳的适宜觅食生境面积63.74km2,繁殖后期,适宜觅食生境锐减至24.45km2,东方白鹳的生境质量在繁殖季节变化明显,繁殖后期适宜生境明显减少且片段化。东方白鹳的空间容纳量在繁殖前期为333对,在繁殖后期锐减至79对。
其他文献
尾气后处理技术已成为去除柴油车污染物中碳烟颗粒物和氮氧化物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开发高活性的催化剂是该技术的关键。本论文采用改进和优化的溶胶-凝胶法制备了YBa(Co1-xMx)4O7+δ催化剂用于研究催化碳烟燃烧。XRD结果表明成功合成了YBaCo4O7样品,并实现了金属Ga或Al的掺杂,属Ga和Al的共同掺杂提高了催化剂的稳定性;O2-TPD表明YBa(Co1-xMx)4O7+δ型催化剂在200
本文通过水热法制备了以GdVO4作为基质单掺、双掺以及三掺稀土的发光材料。  研究的具体内容如下:  1.采用水热法合成了GdVO4:5%Eu3+荧光粉,通过扫描电镜(SEM)和荧光光谱(PL)分
石油作为最重要的能源之一,是不可再生性资源,因此对于石油的开采和利用受到各国高度重视。石油从地下开采出来后,含有大量的水、无机盐、固体颗粒等,目前由于三次采油技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