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焦虑作为儿童情绪障碍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是指儿童对外部事件或内在想法与感受的一种不愉快体验。本文涉及的一般性焦虑是指,学生在学习与生活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常常无明显原因和对象的紧张不安或焦急烦躁的情绪状态。适度焦虑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生学习活动前或学习过程中的心理准备状态,而过度的焦虑心理会直接或间接通过学生的情绪反应影响学生的学业成绩,常表现为注意力分散、记忆力下降、缺乏学习自信心等症状。不同的理论学派对儿童的焦虑问题及其相关因素提出了各自的观点。但多数研究者都认为焦虑是在人际关系中产生的。作为小学儿童的主要人际关系之一,亲子关系及同伴关系与儿童焦虑之间的关系已引起了较多研究者的关注,但师生关系这一小学儿童的重要人际关系,尚未得到足够重视,它是否会影响儿童的焦虑状况还有待进一步验证。本文首先对国内外有关儿童焦虑及师生关系的研究进行了详尽综述,然后具体考查小学儿童的师生关系质量与其焦虑状况及二者之间的关系。以班级为单位抽取济南市某小学3-6年级共437名学生为被试,用中文版Spence儿童焦虑量表和学生用师生关系量表进行施测,收回有效问卷434份。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1师生关系质量随着年级的升高而下降,女生与教师的关系质量比男生好;2小学3-6年级儿童的师生关系可以分为三种类型:亲密型、冲突型和一般型,冲突型所占比例最小(19.6%);3小学3-6年级儿童的各焦虑状况之间及各焦虑症状与焦虑总分之间相关显著,强迫障碍是其较常出现的焦虑状况;4除强迫障碍和广泛焦虑外,女生的焦虑总分、分离焦虑、社交恐怖、广场恐怖和躯体伤害恐惧均显著高于男生;5除亲密性与强迫障碍、广场恐怖、社交恐惧,冲突性与躯体伤害,支持性与强迫障碍相关不显著外,师生关系各维度与儿童焦虑各维度及焦虑总分之间相关显著;6回归分析发现,师生关系能显著预测小学儿童的焦虑水平。师生关系的满意度对焦虑总分、分离焦虑、社交恐怖、强迫障碍和广泛焦虑均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师生关系的冲突性对儿童的焦虑总分、社交恐怖、广场恐惧和广泛焦虑均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师生关系的支持性对儿童得到分离焦虑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即师生关系质量越高,儿童的焦虑水平越低。7方差分析发现,不同师生关系类型的儿童焦虑总分及各焦虑状况差异显著,冲突型儿童的焦虑水平最高,其次是一般型儿童,亲密型儿童的焦虑水平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