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田水环境对大气CO<,2>浓度升高的响应特征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yangjianwu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工业革命以来CO_2源的增加和汇的减少所导致的大气CO_2浓度的迅速增加深刻影响着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和生态过程。虽然目前关于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已有较多研究和报道,但对于全球最大的人工湿地-稻田生态系统的研究较少,而对于其中水体生态系统的研究则更少。为此,本研究借助国际唯一的人工湿地稻麦复种FACE(Free Air CO_2 Enrichment)试验(位于江苏省江都市,始于2004年),于2006年水稻生长季对其水体生态系统的矿质元素、有机质、微生物等进行了动态监测和研究,以
其他文献
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 L.)是重要的粮菜兼用和工业原料作物。马铃薯块茎的休眠和发芽对于马铃薯的栽培、块茎生产和加工工业都极为重要。由于对块茎休眠和发芽机理了解的欠缺,人工调控技术发展缓慢,从而严重制约了马铃薯种薯生产的发展和块茎作为工业加工原料的充分利用。因此,研究块茎休眠和发芽的分子机理及调控,对于马铃薯栽培、贮藏保鲜和产业发展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无机焦磷酸酶(pyrop
以我国不同年代推出的32个小麦品种为材料,系统研究了不同年代小麦品种产量的演变规律及对氮肥的响应,明确了花后旗叶光合特性、营养器官碳氮积累与运转能力与产量形成的关系。研究结果对于小麦品种选育和高产栽培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年代小麦品种产量存在明显的差异,随着年代的演进产量呈上升趋势,其中穗粒数和千粒重呈明显的升高趋势,而单位面积穗数的变化较平缓,其中千粒重的提高幅度最明显,
本试验采用二因素(温度、相对湿度)二次回归饱和D-最优设计,研究不同定色环境下,淀粉酶、多酚氧化酶(PPO)、蛋白酶以及相关化学成分的变化规律。  研究表明:在烘烤的定色阶段(定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