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试验利用性状差异显著的两种萝卜作为亲本进行杂交获得F1,再自交获得F2。以F2分离群体为材料,调查其主要经济性状和品质性状,筛选优良的萝卜单株,为下一步育种奠定基础,在此基础上探讨萝卜主要性状的遗传规律,为萝卜遗传育种研究提供依据。主要结果如下:1.按照综合评分比较选择法,选出了综合性状优良的单株,分别为F2-48、F2-46、F2-38和F2-29。2.相关分析显示,萝卜的产量与叶片数、叶长、叶宽、根长和根粗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474、0.478、0.550、0.576和0.920,与株高和株幅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337和0.390,其中与根粗的相关系数最大。3.通径分析表明:根粗对萝卜产量的通径系数是0.7826,说明根粗是提高总产量的最重要因素,应作为选育高产萝卜品种的主要指标。根长对萝卜产量的通径系数为0.2892,对萝卜总产量影响较显著,在萝卜新品种选育中应重视对根长性状的选择。叶宽对萝卜产量的通径系数为0.1463,对萝卜产量的提高有一定的帮助。株幅和叶片数对萝卜产量的通径系数分别为0.0103、0.0027,对萝卜总产量的影响不大。所以,在萝卜的选育过程中对株幅和叶片数的选择标准可适当放宽。叶长和株高对萝卜产量的通径系数分别为-0.1006、-0.01,表明叶长和株高对总产量有一定的负面影响。所以,在萝卜选育过程不宜选择叶长和株高过大的株系。4.利用植物数量性状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单个分离世代的分离分析方法,对F2群体的一些性状表型数值进行混合遗传模型分析。结果表明:肉质根Vc含量、根长和株幅的最适遗传模型都为一对加性-显性主基因模型,主基因遗传率分别为57.72%、95.58%、85.39%;肉质根产量和可溶性糖含量的最适遗传模型都为两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模型,主基因遗传率分别为95.71%、92.55%;肉质根根可溶性蛋白含量和可溶性固形物的最适遗传模型都为一对加性主基因模型,主基因遗传率分别为59.53%、50.30%;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的最适遗传模型为一对负向显性模型,主基因遗传率为92.62%;叶宽、株高和叶绿素含量为微效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无主基因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