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管制冷机及氦氢混合工质制冷性能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ichiz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脉管制冷机的低温端没有运动部件,具有结构简单、运行可靠、寿命长、振动小等突出优点,因此避免了由于工质相变引起活塞或排出器等运动部件受损害的可能性,是适合于进行混合工质制冷性能研究的首选低温制冷机。从工质角度出发,提高脉管制冷机效率的研究已经取得了显著进展。本文回顾了脉管制冷机发展历史和最新研究进展,开展了单级脉管制冷机的改进和试验,并从混合工质特性和回热器性能角度出发,进行采用氦氢混合工质的脉管制冷性能的研究工作。具体内容介绍如下: 1、氦氢混合工质制冷与蓄冷填料的吸收(附)特性 根据改进的Btayton循环,对氦氢混合工质在25~35K温度范围内的制冷性能做了理论预测分析,同时计算分析了回热器磁性蓄冷填料Er3Ni的吸氢特性。理论分析结果表明,磁性蓄冷填料Er3Ni在吸收氦氢混合工质中的氢组分后,其相应的比热容明显增加,有可能改善回热器的回热性能,结合氦氢混合工质在一定配比范围内较纯氦优越的制冷性能,二者的共同影响对脉管制冷机制冷性能的大幅度提高起到了积极作用。 2、20K温区单级脉管制冷性能实验 对原有单级脉管制冷机进行部分改进,采用双阀调节双向进气方式,进行了单级脉管制冷机时序、频率特性研究,确定了该制冷机的最佳操作参数,使得该系统的最低制冷温度降至22.4K,在80K时能提供5.65W的制冷量,为混合工质实验奠定了基础。 3、氦氢混合工质脉管制冷性能实验 进行了氦氢混合工质在二级脉管制冷机中的实验研究,在实验过程中观察到了氦氢混合工质在制冷过程中出现的气-液相变现象。实验结果表明,氢组分含量在7%~70%范围内的氦氢混合工质都可以不同程度地提高脉管制冷机的制冷性能。针对本文的研究重点20K温区,氦氢混合工质在上述配比范围内均获得了比纯氦高的制冷量和制冷系数COP。20K时最大制冷量和制冷系数是在氢组分含量为70%时获得的,分别比纯氦时提高了30.6%和45.8%。实验结果表明,氦氢混合工质优越的热力性能及回热器磁性材料Er3Ni吸氢特性的共同作用,使得二级脉管制冷机的实验结果较理论计算有明显的提高。
其他文献
本项研究以产品策略分析方法为基础,针对随车起重机产品市场不断有新的竞争者进入,而石家庄煤矿机械有限责任公司其该产品的年销售增长缓慢这一事实,根据该产品的核心功能进行分
农机作业委托是 20 世纪 30 年代以来在发达国家兴起的一种现代化农机生产经营组织方式,从 20 世纪 80 年代开始我国部分地区农村纷纷开始了农机作业委托的实践和探索。农机作
为了提高6-THRT型并联机器人的末端位姿精度,需要对其进行运动学标定。在本文中,基于D-H法建立了理想和实际运动学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附加中心轴测量机构的位姿测量方法,实现
本文中首先报道了以水溶性淀粉为原料合成含AZT硫酸化淀粉多糖(SSP)。首先以吡啶为溶剂,4-Dimethylaminopyridine(DMAP)为催化剂,将3’-azido-2’,3’-dideoxythymidine(AZT)与Succini
汽车已成为当今人们生产和生活中重要的交通工具,在使用过程中各总成、部件故障不仅会影响和困扰运输生产过程,造成巨大的损失,而且会带来一系列安全性和经济性等潜在问题,严重时
随着国际市场竞争的加剧,各先进工业国迫切需要采用能提高生产率、减低成本、加快产品更新换代、满足多品种小批量生产要求并迅速响应市场变化的现代化制造技术。我国于80年代
本文系统地研究了超声波法检测变压器局部放电的基础理论以及实际应用的关键技术,得到了典型放电模型的真实放电量估计方法;建立了局部放电产生超声波的等值电路;研究了超声
宋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转折时期,这一时期民众的法律观念有三个方面特别值得注意,即诉讼观念、契约观念和鬼神赏罚观念。由于社会、经济、国家制度的变化,宋代民众诉讼意识普遍
文章从水污染控制系统的建模、监控及过程控制等方面,综述了人工智能在水污染控制过程的研究现状和应用进展,展望了未来人工智能在污水处理方面发展前景。
文章通过构建模型,引入Tapio脱钩弹性系数,对南疆三地州经济发展与水资源消耗之间的脱钩态势进行评价。研究表明,南疆三地州经济发展与水资源消耗总体呈弱脱钩态势,弱脱钩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