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瞿秋白是一名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更是一名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是中国共产党主要创始人之一。他为中国人民解放,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其中特别是瞿秋白的群众观为中国共产党取得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做出了重要的指导作用。瞿秋白所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救亡图存是时代的主旋律,面对辛亥革命的失败、五四运动的爆发,瞿秋白将目光转向马克思主义,开始极力研究宣传俄国十月革命,力图为处于困境中的中国革命寻求新的出路。瞿秋白群众观是在吸收了中国传统民本思想、西方近代民主思想、以及学习马克思主义中不断思考总结得出。群众观是瞿秋白政治思想的主要内容之一,体现了其群众观的先进性、实践性、理想性的特质。在当今时代,研究瞿秋白群众观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本文分为以下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导论。主要从选题原因、研究瞿秋白群众观的意义、以及国内外对瞿秋白群众观研究的现状、研究的方式方法、研究重难点与创新点,以及对“群众”、“群众观”这两个核心概念的界定。第二部分探讨瞿秋白群众观形成的背景。主要从时代背景和文化背景两个方面来论述,时代背景主要是分析国内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状况来着手、以及五四运动兴起、辛亥革命失败和国外俄国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影响来深入展开。当时的文化背景主要是着重分析中国的传统文化、西方的民主政治以及马克思主义理论。第三部分梳理了瞿秋白群众观的主要内容。主要内容包括:保障工人阶级、农民阶级权益;主张社会保障与失业救济;提倡大众文化,提高人民受教育程度;提高女性在家庭和社会中的地位,解放广大劳动妇女。第四部分总结了瞿秋白群众观的主要特征。主要特征包括:先进性、实践性、理想性。第五部分是论述瞿秋白群众观的历史价值与局限性。主要从瞿秋白群众观的历史价值与局限性来进行阐述,从而引导人们正确认识瞿秋白群众观。第六部分是瞿秋白群众观当代价值。分别从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展开,理论意义主要从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发展,党群工作理论的创新、提高女性家庭社会地位和巩固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来阐述;实践意义概括为“四个有利于”:有利于“三农”问题解决;有利于干部队伍建设;有利于群众实践教育活动的开展;有利于完善社会主义保障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