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酒与血栓关系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cl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医对酒的应用早有论述,有关血瘀证的病因、病机、辨治调护也有大量文献记载。中医学的血瘀证多相当于现代医学的血栓性疾病。本课题旨在探讨饮酒与血栓性疾病(心肌梗死、脑梗塞)的关系,这对于正确指导饮酒以及预报、预防、治疗血栓性疾病有重要意义。 通过学习有关饮酒与血瘀证关系的文献并进行总结以及实施流行病学调查,就饮酒与血瘀证在内皮功能、纤溶活性、抗凝活性、血液流变学、血流动力学、血小板功能与血管腔形态诸方面的关系进行研究,分析饮酒所致人体阴阳气血的变化,探讨饮酒致血瘀形成的危险度及其内在规律,结果表明:饮酒与血栓性疾病发生呈现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P<0.01。饮酒对红细胞压积(P<0.05)、纤维蛋白原(P<0.05)、血小板聚集率(P<0.05)、VWF(P<0.05)、蛋白C(P<0.05)、的影响有显著性作用,对AT-Ⅲ、D-二聚体、PAI未发现有显著作用。饮酒导致血瘀证(P<0.01)、重度血瘀证(P<0.05)、湿热证(P<0.01)、阴虚证(P<0.05)的概率与不饮酒相比有显著性差异;饮酒导致痰浊的概率与不饮酒相比无显著性差异。饮酒者中血瘀证人群与非血瘀证人群相比出现湿热(P<0.05)、痰浊的(P<0.05)概率有显著性差异,出现阴虚的概率无显著性差异;重度血瘀证人群与轻度以下血瘀证人群相比出现阴虚(P<0.05)的概率有显著性差异,出现湿热、痰浊的概率无显著性差异。以上说明饮酒通过影响内皮功能、抗凝机制与血液流变学、血流动力学、血小板功能、对血栓性疾病(心肌梗死、脑梗塞)的发生起作用;饮酒可致血瘀、湿热、阴虚的病机变化,而且湿热、阴虚在血瘀证的形成中起一定作用。另外血瘀证患者伴痰浊者较多,本研究提示并非饮酒所致,可能是由于饮食、肥胖、吸烟、缺乏锻炼等原因。
其他文献
<正> 关于电影的种类与样式的区分问题,迄今尚未获得定论。在电影理论与电影史上,有关这一问题所存在的混乱,说明电影理论工作者对这一问题还未予以足够的重视。显然,他们认
本文通过对张家口地区的长城烽燧燃放点遗迹的实地调查,考证了明代烽燧"火池"、"烟皂"的存在及分布情况,结合古代烽燧制度、烽燧建筑形制、燃烽设施以及联墩的组成形式等方面
线性α-烯烃主要用于乙烯共聚单体、表面活性剂合成中间体、增塑剂用醇、合成润滑油和油品添加剂等领域。世界范围内对线性α-烯烃的需求飞速增长。工业上线性α-烯烃的生产
研究背景及目的: 长期、无节制的饮酒精是造成人类肝脏损害的重要原因,过量的酒精可破坏肝细胞,产生的不同发展进程的病变——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炎(alcoholic hepatitis)
在“九五”期间,石油化工研究院(RIPP)开发了在中压条件下以中间基原油生产高粘度指数润滑油基础油的成套技术。为了使该技术能成功地推广应用,对该过程的反应动力学行为、进料
润滑油临氢降凝催化剂,在使用过程中,因操作不当,会引起含分子筛的临氢降凝催化剂的失活,对使用者造成较大经济损失。对临氢降凝工业装置上正常使用的RDW-1催化剂,通过模拟使用条
制造业面对频繁变化的外部需求必须作出迅速响应,这迫使企业利用信息技术来形成一条透明的、通贯产品全生命周期的业务流程。建立面向全生命周期虚拟产品模型是实现此目标的关
本文研究了通用数控(NC)代码编译器的技术构成,探讨了系统开发的实施策略及应用方式,开发出了一个具有通用意义的NC代码编译系统,研究了系统组成的相关问题。 1. 将编译技术
2006年10月—2007年5月,在云南省西北部纳帕海,采用路线调查结合瞬时扫描行为取样法,对越冬黑颈鹤(Grus nigricollis)种群的时间分配及其与年龄、集群和时间的关系进行了观察
90年代初期到中期,一方面,纪实主义风格在中国纪录片创作中异军突起,掀起声势浩大的纪实浪潮;另一方面,规模空前的电视纪录片栏目化运动席卷全国,形成纪录片收视高峰。然而,90年代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