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AHP和多目标优化模型的配送中心选址研究

来源 :重庆工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udoud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供应链管理的产生、互联网应用的普及、电子商务的繁荣,“物流”一词也逐渐为人们所熟知。物流作为一种生产性服务活动,也从传统的“后勤工作”转变为企业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经营效率的关键环节。配送中心作为物流系统中的关键节点,在物流系统中起着重要作用,关系到配送中心运营主体的服务效率和经济效益,其选址规划会对整个物流系统的产生较大影响。科学合理的选址既能够节省物流成本和费用、提高物流效率;还能为服务对象提供更好的物流服务。而在选址决策过程中,既要充分考虑影响选址的一些定性决定因素,又要考虑一些定量的资源约束和目标,需要做大量的工作。基于此,本文对配送中心的选址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概述了研究背景、意义,以及相关问题的研究现状,对有关定性选址方法、定量选址方法、定性和定量选址方法相结合等相关文献做了综述。对用于物流选址的三种综合评价方法、定性和定量选址方法结合使用的四类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从而得到本文用于选址决策的方法。2、在分析影响配送中心选址的因素后,构建出用于评价配送中心的指标体系,运用灰色层次分析法(Grey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GAHP)对候选配送中心进行评价。得到配送中心的定量评价结果作为后续选址数学模型的一个参数。3、构建了一个包含评价结果和量化约束、目标的多目标优化选址模型。选址模型的主要目标为:成本最小化,配送中心容量利用率最大化、评价值均值最大化三个目标。为了一定程度上表示现实客户需求的不确定性,对模型中的需求量参数运用三角模糊数做了处理。4、运用算例对构建的模型进行验证,在求解过程中运用了相应的软件工具进行辅助实现。并对求解结果作了分析。
其他文献
近年来,我国信息系统工程建设中普遍存在着两方面的问题,质量问题和效率问题。信息系统工程的质量达不到用户要求,信息系统工程超出计划交付时间,信息系统工程费用超出预算。所以
本文在研究了大量虚拟企业运作、营销管理及项目风险管理等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及应用现状的基础上,对虚拟企业合作营销风险管理过程进行全方位的研究,提出虚拟企业合作营销风险管理方案。首先,对虚拟企业合作营销过程涉及的风险要素进行了界定,探讨了虚拟企业的风险偏好及风险容忍度,在此基础上确定出了风险管理的目标与范围;其次,综合采用环境分析法及价值链方法,对虚拟企业合作营销风险因素进行了初步识别,按照系统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