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DNA在原发性上皮性卵巢癌中的诊断价值研究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sengy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 目的: 探讨上皮性卵巢癌循环DNA含量的特点及其与肿瘤组织基因表达的相关性。 方法: 研究对象75例,系原发性上皮性卵巢癌35例、良性上皮性卵巢肿瘤20例、健康对照20例,利用QIAamp DNA Blood Mini Kit提取所有研究对象血浆中DNA,并利用DNA DipStickTM Kit进行血浆DNA定量,采用QuantityOne软件分析定量结果,分析各组研究对象血浆DNA水平的改变,并分析上皮性卵巢癌组研究对象血浆DNA水平与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组织类型等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及其在术前、术后的变化;同时利用免疫组织化学二步法试剂盒检测恶性组肿瘤组织凋亡、转移相关基因p53、FHIT、nm23-H1、survivin的表达状况,分析其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以及与患者血浆DNA水平改变的关系。 结果: 健康对照组、良性上皮性卵巢肿瘤组及上皮性卵巢癌组的血浆DNA水平分别为15.25ng/ml、88.95ng/ml和644.29ng/ml,恶性组与健康组、良性组相比,均有明显差异(P<0.001),但良性组与恶性组血浆DNA分布范围有明显重替区域,尚无法得出一确切阈值。上皮性卵巢癌组血浆DNA水平与有无伴发腹水、淋巴结转移及残留癌灶大小有明显相关性或趋势,但与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组织学类型及CA125含量均无明显相关;其血浆DNA平均水平在术后明显下降,为422.29ng/ml(P<0.05),其中11例患者血浆DNA水平无明显下降或呈升高现象,占31.43%。上皮性卵巢癌肿瘤组织p53、nm23-H1和survivin蛋白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54.29%、68.57%和60.00%,FHIT蛋白的缺失率为17.14%,在四种基因蛋白的表达与上皮性卵巢癌临床病理参数间,明显相关性或趋势可见于临床期别与 浙卜大李博士李位伦文P53和survivin蛋白表达间、淋巴结转移与nm23一HI蛋白表达及FHIT蛋白缺失间以及残留癌灶大小与FHIT、nm23一Hl和survivin蛋白表达间;血浆DNA水平明显并异仅可见于nm23一HI蛋白不同表达组别间。结论: 上皮性卵巢癌患者的循环DNA含量明显高于良性上皮性卵巢肿瘤及正常对照,但尚不足以用于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在早期上皮性卵巢癌患者的外周血.中已可检测出相当数量的循环DNA,其改变可能是一临床早期事件:上皮性卵巢癌循环DNA水平的变化与肿瘤的转移能力及肿瘤负荷相关,检测其改变有助于了解病情的进展及监测复发,分析其在判断肿瘤患者预后中的作用将有助于进步明确循环DNA在上皮性卵巢癌中的临床意义。
其他文献
<正>2011至今我科共收治5例因服用硝呋太尔后出现的荨麻疹型药疹,现予以报道。1病例资料例1:患者,女,49岁。2011年09月20日因"反复全身红斑、风团伴瘙痒8天"入院,入院前半月
随着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的迅速发展,近红外光谱仪成为各国研究的又一个热点。本文着重研究了近红外光谱仪的分辨率问题,并提出使用扫频多波长光源提高近红外光谱仪分辨率的方法
辽宁省大连市中山区秀月小学是区域一所校风正、学风浓、特色明、成绩优的传统优质强校。学校现有24个教学班,875名学生,教师56人。在“基础提高,优势发展”办学理念的引领下
"李约瑟难题"中从未提及中国古代科技自某时期就衰落下去,而是说与西方国家相比没有15世纪之前的发展势头。无论在何种意义下,"李约瑟难题"都是成立的。它由两部分组成,彼此
随着国际学术交流的日益广泛,科技英语受到普遍重视。被动语态的广泛运用是科技英语的一个突出语法特征。文章通过大量实例,分析了科技英语中被动语态的翻译策略,以期提高翻译效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公务员是一个特殊的职业群体,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不仅关乎自身素质的提高,而且直接影响公共管理的效率和水平。文章分析了我国公务员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探寻了实践性较强的矫治
早在十九世纪中叶,德国历史学派经济学家就发现并提出了所谓“斯密问题”;从那时起,把斯密看作伦理学上的利他主义者和经济学上的利己主义者,就几乎成了研究斯密的传统“信条”;人
研究背景和目的宫颈癌是一种女性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它由人类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简称HPV)引起。宫颈癌最常见的症状是阴道异常出血,但可能在某些情况下没有明
第一部分ATP酶抑制因子1在生殖系统的表达及其生物相关性目的:探讨IF1在生殖系统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低氧和糖酵解的相关性。方法: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IF1、HIF-1a、GLUT1、LD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