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岩高温后力学性质及其细观试验研究

来源 :河海大学 | 被引量 : 18次 | 上传用户:cynthia073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温度作用下的裂隙岩体是高放射性核废物的地层深埋处置、地热资源开发以及大都市圈的大深度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等工程中经常遇到的一类复杂岩体,高温后岩石的强度、变形等特征,将直接关系着工程设计、施工和运营稳定性。 如何从岩体中微裂纹的细观损伤演化特征出发,对不同温度下的细观损伤机制加以区分,并建立能够反映岩体细观结构演化特征的损伤力学模型是目前国内外本学科领域研究的热点与前沿问题之一。 本文以锦屏水电站的大理岩微主要研究对象,从加热后裂隙岩体的微裂纹扩展机理研究入手,研究的主要工作如下: (1) 对经历不同温度后的岩石进行单轴压缩试验,获得了岩石力学性质,研究表明,大理岩经过高温后单轴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都大幅度降低,大理岩的阈值温度在100℃左右,分析了单轴压缩条件下试样的破坏模式及原因。 (2) 采用SEM仪器进行了各温度下大理岩断口细观结构试验,从细观层次分析了岩石断口形貌及微裂纹类型,对微观断裂模式进行了划分,可分为穿晶、沿晶和穿晶与沿晶耦合模式。 (3) 基于统计学理论,对不同温度及循环次数下的岩石断口微裂纹参数数据统计分析,得到了岩石微裂纹几何参数在不同温度下的分布概型,并运用Monte-Carlo随机模拟的方法,再现微裂纹在工程岩体中的分布。 (4) 进行了二维裂隙网络模型的分形计算,分析不同温度条件下岩石细观损伤的分维数及其演化的分形特征,建立了分维数与温度的关系,分维数与损伤变量及宏观试验力学量之间的关系,为从传统的力学方法来探索岩石内部介质的微观变化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参考。
其他文献
预应力混凝土桁架T构桥作为一种特殊桥型,国内始建于上世纪80年代,工程实例并不丰富。目前正在运营的此类桥梁已出现各种病害,其中剪力铰频繁损坏这一病害比较突出。但剪力铰
在钉形水泥土双向搅拌桩处理深厚软土地基的工程中,由于桩和桩间土受荷、模量等不同出现桩土变形不协调,于是在路堤填土中形成了大主应力拱状的压密壳体,并通过此大主应力土拱将
土体中静力压入桩承载力的时间效应问题是岩土工程中深受关注的问题,如何合理地估计桩的长期承载力、充分发挥静压桩的特点和优势具有重要的工程实用价值。本文利用GDS应力路
学位
钢管混凝土拱桥是我国近年来大力推广应用的一种新桥型,是大跨度拱桥比较理想的结构形式。由于其自身优点并与我国的桥梁建设情况相适应,因此得到了极大的发展。钢管混凝土拱桥
好氧颗粒污泥是近年发现的在好氧条件下自发形成的细胞自身固定化颗粒。与传统的活性污泥法相比,具有良好的沉淀性能和抗冲击负荷能力,能够实现系统的高生物持有量,减少反应器占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务必要求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需要同步进行。因而在土木工程建设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软土地基。由土的流变引起的大量工程不均匀沉降或沉降过大以及长期
目前,钢筋混凝土耐久性问题日益突出。因耐久性不足造成的结构破坏非常严重,同时也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混凝土保护涂层作为一种能够有效提高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材料,受
开展地铁竖井深基坑开挖会对周边既有管线变形影响规律及其灾害控制措施研究具有重要的工程应用价值。本文以西安地铁某区间隧道竖井深基坑工程为依托,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
在球面网壳的设计中,单层球面网壳的稳定性一直是关键问题,而计算模型的确定对网壳结构的稳定性分析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常,人们把焊接球节点的单层网壳看作刚接节点网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