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食品安全直接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国家的健康发展,关系社会的和谐稳定。近年来,大连市食品工业增长迅速,经济效益不断提高。但是,食品行业整体生产条件和管理水平较低,规模化、集约化的生产经营方式所占比重不高,小企业、小作坊为数众多,部分食品生产经营者法律意识淡薄,违法经营和不规范生产加工食品问题仍然突出,食品安全形势严峻,食品生产安全监管面临挑战。本文按照现状分析、问题梳理以及对策建议的基本框架,以经济学理论、政府监管理论等相关理论为指导,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和完善的实践背景下,认真总结美国、丹麦、日本等发达国家的食品安全监管实践经验,以大连市区域经济发展实际特点为出发点,运用实证分析和理论分析相结合、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以及案例分析等方法,以监管体系的构成要素为逻辑结构,全面分析了大连市食品生产加工和质量现状、大连市食品生产安全监管现状,并突出分析了药物残留、食品添加剂滥用、微生物控制不当等地产食品质量问题,以及在监管体制、监管法律、食品标准、准入制度、监管能力等方面存在的实际监管问题。在明确基本思路和改进目标的基础上,实施引导企业落实主体责任、深入开展生产加工环节食品安全整顿、缔造“大连制造”安全优质标牌、打造食品安全公共检测平台和信息化监管服务平台等改进对策,设计出了适应食品工业发展趋势和区域实际特点的食品生产安全监管的具体模式和有效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