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了解合肥市健康人群在2005/2006、2006/2007年度不同时期的流脑带菌率和抗体水平变化情况,为流脑防治提供依据。方法以县区为单位进行整群抽样,在各县区再按照年龄进行分层抽样,分别选取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学生和成年人进行采样,连续两个年度在不同时期连续监测健康人群流脑带菌率和血清抗体水平情况。结果监测5495人,总带菌率为5.0%,其中C群带菌率最高,为2.5%;两个流行年总带菌率均随流脑流行前、中、后期在不断上升。带菌率均是16-18岁年龄组最高。有流脑疫苗免疫史的健康人群带菌率显著低于无免疫史人群。血清抗体监测4 090人,A群抗体阳性率为83.7%,GMT为1:201.4,C群抗体阳性率为72.2%,GMT为1:178.1;2006/2007 C群抗体水平比2005/2006年度下降明显。A群和C群流脑抗体水平均随着流脑疫情流行时间的延长不断升高;三县健康人群的C群抗体阳性率和GMT高于市区。不同年龄段人群的A群抗体水平均高于C群,幼儿园幼儿和成年人A群抗体水平低于其他年龄段,C群抗体水平随年龄的增加逐渐降低。接种A+C流脑疫苗后第三年抗体阳性率为55%,GMT为1:96.6。结论C群流脑已经成为合肥市的一个新的优势流行菌群,健康人群的抗体水平明显低于A群,且没有达到理想的保护水平。在一个流脑流行季节里随着流行时间的延长,健康人群流脑带菌率和血清抗体水平都在不断的升高。健康人群的C群抗体水平随着年龄的增加降低明显,因此应做好扩大免疫规划工作,提高大年龄青少年和成年人的A+C流脑疫苗的接种率。接种A+C流脑疫苗后应及时进行加强免疫,保证免疫的持久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