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信息技术、交通设施、物流网络的日益完善,跨国企业进行海外投资时对于市场、成本、效率等宏观经济因素的关注度逐渐弱化,营商环境逐渐成为外商跨境投资首要考虑的因素。我国政府高度重视营商环境建设,投入大量精力改善商业监管框架,营造国际一流的营商环境。在世界银行《2020年营商环境报告》中,我国营商环境排名已经由2005年的108位跃升到31位,营商环境不断优化。但目前我国的营商环境还存在着整体水平不高,政策执行效率低等问题。在目前我国投资增速放缓,投资区域分布不均衡的情况下,如何优化营商环境,对于我国实现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引资规模,提升引资质量具有重要意义。现有文献对营商环境与外商直接投资的研究较少综合考虑营商环境总体水平以及其中包含的所有分项指标对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因此分析我国营商环境对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以新公共管理理论、服务型政府理论为基础,运用计量经济学的基本分析工具对我国营商环境对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进行了理论与实证分析。首先运用统计描述以及对比分析方法对我国营商环境的总体水平、分项指标和外商直接投资现状进行分析。其次,分别从营商环境便利化、法治化、国际化三个维度分析了营商环境对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接下来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对我国营商环境对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利用Stata15.0统计软件选取随机效应模型,分析营商环境总水平和营商环境的8个分项指标对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最后,提出优化营商环境促进外商直接投资的对策建议。通过理论研究和实证检验,本文得出以下主要结论:一是营商环境从便利化、法治化、国际化三个维度对外商直接投资产生积极的影响。便利化的营商环境有助于企业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实现利润最大化;法治化的营商环境能够使企业减轻“外来者劣势”,降低投资风险;国际化的营商环境可以为企业提供更加开放的市场,增强企业适应能力。二是我国营商环境的总体水平越高,越有助于外商直接投资流入。其中办理建筑许可证、产权登记、纳税、保护少数投资者、获得信贷与跨境贸易这六个指标对我国外商直接投资流入呈现正向影响效应,而开办企业以及破产办理对外商直接投资流入呈现负向影响效应。因此本文认为无论在便利化维度、法治化维度还是国际化维度都应该推行营商环境改革,尤其可以重点关注法治化维度的营商环境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