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任对网络公民参与行为的影响——以大学生网民为例

来源 :兰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vx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Web2.0时代,网民的诸多行为都打上了公民参与的烙印,他们对公共议题的关注、表达、讨论和组织动员都在深刻影响着我们的公共生活,改变着国家与公民的关系。网络公民参与行为已经成为日趋重要的网络社会行为,也是研究网络社会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重要议题,它正在深刻影响着现实生活。然而,学界对于网络公民参与行为的基本结构和行为逻辑缺乏深入研究。本研究使用量表对网络公民参与行为和网民的信任社会资本进行测量。在此基础上,使用多元回归模型,从社会资本角度考察了信任对网络公民参与行为的影响。  研究发现,大学生网络公民参与行为表现为三种类型,即行动参与行为、表达讨论行为和信息获取行为。三种类型的网络公民参与行为的因子得分表明,大学生网络公民参与水平整体不高。大学生的网络信息获取行为参与程度较高,而表达讨论行为和行动参与行为的参与程度相对较低。大学生的信任社会资本包含人际信任和政治信任两方面,具体表现为三种类型,即现实信任、网络信任和政治信任。从网络公民参与行为的影响因素来看,性别是影响网络公民参与行为的重要变量,民族对行动参与行为有显著影响,个人电脑拥有情况对表达讨论行为影响显著,政治面貌和专业对于网络信息获取行为影响显著。网络使用程度的三个变量,网龄、上网频率和上网时间却对三种网络公民参与行为没有任何影响。基于社会资本视角,三种信任资本对行动参与行为都有显著影响,网络信任和政治信任的影响是正向的,而现实信任的影响是负向的。网络信任对表达讨论行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对于信息获取行为来说,只有政治信任对其有显著影响。  综合来看,网络人际信任和政治信任对大学生网络公民参与行为发挥着重要作用。网络空间所建构的网络信任资本成为社会资本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公民参与,建设公民社会的重要源泉。
其他文献
文章基于社会支持网理论,采取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针对美国洛杉矶市的中国留学生开展实证研究。  本文通过发放问卷进行定量分析,发现:中国留学生的生活满意度整体水
在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三农”问题一直受到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为了加强农业的基础性地位,进一步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解放农村生产力,改善农民的生活水平,建设农村的新面貌,自十一届
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加速了社会的变迁步伐,最明显的特征之一是我国的农民工群体内部发生变化。第一代农民工逐渐退出城市舞台,他们的子女即新生代农民工成为当前进城
信任作为一项重要的社会资本对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国内外学者对于中国社会信任水平高低的问题争论不休,本研究不想参与到这一问题的辩驳中去,而是希望
在中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的背景下,对老年人的社会关注度也逐日增加,而农村老年人因其数量和增长速度成为研究中国老龄化社会极其重要的研究对象。除此之外,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
农村留守儿童是中国社会发展过程中产生的特殊群体,对于家庭和社会来说,他们的良好发展尤为重要。随着改革开放向纵深不断发展,中国农村人口大规模流向农村,囿于城乡二元经济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