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渗析法提取厨房垃圾发酵液中乳酸的实验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lei_11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厨房垃圾有机物含量大、营养丰富的特点,从厨房垃圾发酵制取乳酸并用电渗析法从发酵液中提取乳酸,以此为原料合成为生物可降解性塑料—聚乳酸(PLA).该方法不仅可使城市垃圾实现减量化、无害化与资源化的目的,而且可解决"白色污染"的难题,具有重要的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该文首先利用模拟发酵液进行了电渗析乳酸分离的探索性实验,确定了电渗析较合理的运行参数.然后对实际厨房垃圾发酵液中的乳酸进行了电渗析提取,考察了电渗析过程中的浓缩室、淡化室的乳酸浓度、pH、乳酸收率、电流效率、能耗及还原糖扩散率等值的变化.最后还进行了模拟厨房垃圾糖化液的发酵电渗析耦合生产乳酸的初步探索.实验结果表明,采用纯钛板作阳极和阴极,稀硫酸为阳极极水,硫酸铵为阴极极水,异相膜分别作阴膜和阳膜的电渗析法,在操作电压8V、进料流速10ml/s的条件下电渗析分离实际厨房垃圾发酵液及模拟发酵液12h,其乳酸收率分别为93.01%和91.05%,而还原糖的扩散小于1%,实现了乳酸和非电解质还原糖的有效分离.该电渗析法分离乳酸浓度为31.47g/L的厨房垃圾发酵液,可使浓缩室的乳酸浓度达到77.37g/L左右,且浓缩室的乳酸占总有机酸的含量为95.7%,比电渗析前厨房垃圾发酵液提高20%以上.初步达到浓缩和提纯乳酸的目的.若延长电渗析时间,其乳酸浓缩率和乳酸收率有望得到进一步提高.实验中还发现,还原性糖的扩散率与发酵液pH的变化关系不大,而氨由于其在水中的形态NH<,4><+>、NH<,3>、NH<,4>OH随pH的变化而变化,所以氨的扩散率受pH变化的影响较大,可通过调节发酵液的pH值来控制氨的扩散.通过模拟垃圾糖化液电渗析耦合发酵生产乳酸的探索性实验,得到电渗析耦合发酵的最佳条件为:初始葡萄糖浓度120g/L;电渗析分离时的起始乳酸浓度15g/L;乳酸提取比80%;接种量10%.与传统的分离法相比,电渗析法不需加任何药品,可简化提取工艺,便于实现生产的自动化和减少废液.若与发酵法耦合,可解除发酵过程中的产物抑制,减少发酵过程中用于中和的碱用量,相应降低发酵液中的盐浓度.因此,是一种具有应用前景的经济可行的方法.
其他文献
该文针对板料成形有限元模拟系统的需要,开发出了坯料网格划分软件;同时对模拟计算中网格的变化进行研究,对计算过程中计算特性不好的网格单元进行部分调整,以利于提高计算结
期刊
本课题在对显像管玻璃熔窑蓄热室格子体粉尘(主要是废气凝固物、配料粉尘和夹带的砖熔蚀层等)进行化学、相组成分析和显微结构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法国西普公司熔铸AZS格子用
该研究针对现有固定态二氧化钛(TiO)催化剂存在的缺点,研究了采用电化学手段在金属钛表面原位氧化生成高效二氧化钛/钛(TiO/Ti)催化剂的方法,并将所研制的丝网TiO/Ti催化剂与
本文用MSC.Marc大型有限元软件建立了钢筋混凝土复合材料的嵌入模型。模拟了适筋梁和超筋梁的加载过程,并研究了适筋梁和超筋梁各自的力学特性。通过计算得出了钢筋混凝土结构
该论文对电解制备高Al含量聚合氯化铝(E-PAC)的原理、方法、反应器、生产工艺和工业化制备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研究,完成了从原理设计到生产实践的全过程.同时,对电解制备PAC的
近年来随着炼油业在中国的发展,其废水的排放量日益增大,且废水中有机物和氨氮的含量较高,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迫切要求得到经济有效的治理.该课题拟通过对含油废水经过
该文将表面光接枝技术应用于PET核孔膜的改性和功能化,研究了核孔膜上的光接枝反应和方法,通过表面接枝丙烯酸,膜通量得到显著的提高,通过接枝不同单体,制备了新型表面孔封盖
随着我国城市化发展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的建筑工程数量逐渐增多,在城市建设的要求之下,建筑工程的需求量还在持续增长,在这种情况下,相关建筑企业不仅获得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该文在设计一系列Si/Cr原子比大于1的Cr-Si系改型溅射用合金靶材的基础上,具体研究靶材合金成分、溅射工艺与溅射膜结构、电学性能的关系,以及退火处理过程中薄膜微观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