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双发射的稀土-有机框架材料的设计合成荧光温度探测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loudwing523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温度是各种科学领域、工业领域以及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个重要参数。另外准确和非接触地探测细胞内温度,尤其是癌细胞,对病理学和生理学的研究十分重要。  传统的热电偶和温度计不能应用在一些强电磁场、高压、快速移动、非接触测量的场合以及细胞中。荧光基温度计具有快速的温度响应、灵敏度高、非接触性、不易受强电磁场干扰等优点,备受关注。基于双发射的比率型荧光温度传感材料克服了基于单一荧光强度易受外部因素(传感材料的浓度、尺寸、几何形状以及激发光源等)影响的缺点,具有不需要校准、灵敏度高等优点,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  发光MOFs作为一种新型的发光材料,具有丰富的发光位点,为设计新型的温度传感材料带来便利。稀土离子具有多个发射能级,利用具有热耦合能级的稀土离子(Dy3+、Er3+)可以实现双发射MOFs材料的制备。其次,可利用稀土MOFs的同构性,掺杂具有不同发光情况的稀土离子实现双发射MOFs材料的制备。另外,还可以在多孔稀土MOFs中组装荧光染料分子,制备同时具有稀土离子和荧光染料发光的双发射复合材料。  本文以H3cpia(5-(4-羧基苯氧基)间苯二甲酸)为有机配体,设计合成了一种单稀土MOFs材料Dycpia,利用Dy3+的热耦合能级实现了25~200℃的温度探测。  本文基于一种具有合适三重态能级的有机配体H3TPT([1,1′∶4′,1″-三联苯]-3,4″,5-三羧酸),设计合成了一种双稀土MOFs材料Eu0.0084Tb0.9916TPT,实现了10~225K的温度探测,提高了MOFs材料在低温区探测的灵敏度。  本文选择一种三重态能级高于H3TPT的有机配体H4DCPPA(4,5-双(4′-羧基苯基)邻苯二甲酸),设计合成了双稀土MOFs材料Tb0.824Eu0.176DCPPA,实现了生理温度的探测。该材料具有较低的细胞毒性,发光颜色随着温度的变化而改变,具有实时温度成像的特点。  本文提出利用稀土离子和有机染料的发光来探测温度,基于有机配体H4QPTCA(1,1′∶4′,1″∶4″,1(…)-四联苯-3,3(…),5,5(…)-四羧酸)设计合成了一种多孔MOFs材料ZJU-88,在其孔道里组装二萘嵌苯染料分子制备了ZJU-88(D)Perylene,该材料具有较低的细胞毒性,实现了生理温度的探测。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研究薄膜界面和BST(Ba_(1-x)Sr_xTiO_3)膜层两个方面的因素(如:界面过渡层的厚度、介电系数和电导,BST膜层的厚度、晶粒尺寸、晶界构型和择优耿向等),来寻找可以提高和优化BST薄膜非线性的途径,并开展了高可调率BST非线性薄膜的制备实验。完成的工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采用三层介质电容器模型,对各层介质中不同时刻的电场分布情况,进行了求解和模拟。发现当频率较高时,界面过渡层
当前我国商品混凝土收缩开裂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危害建筑工程的结构安全和正常使用。对于商品混凝土收缩开裂的测试评价方法、影响因素以及控制商品混凝土收缩开裂的措施等方面
学位
聚酰亚胺(PI)是一种高性能聚合物材料,具有优异的热稳定性,优良的力学性能及电性能,主要应用于电气绝缘和微电子工业领域。近年来,随着我国高新技术及相关产业的发展,对聚酰亚胺薄膜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国学者针对聚酰亚胺改性的研究做了大量的工作,其中以聚酰亚胺/无机纳米杂化材料的研究居多,但对杂化材料的力学性能、电性能等方面的研究结论各不相同,理论分析不够深入。本文采用溶胶-凝胶法将二氧化硅与聚酰
随着能源和环境问题的加剧,开发新能源利用技术成为世界各国解决能源问题的主要突破口,而太阳能热利用技术中的太阳能选择性吸收薄膜的制备和研究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在较
本文研究了碳纳米管增强铝(CNTs/Al)复合材料制备过程中的混粉工艺和热挤压工艺,采用冷等静压坯体热挤压的方法制备了体积分数为2%和4.5%的CNTs/Al复合材料,采用扫描电镜和透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